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ppt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李白 (701—762), 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苏联托可马克),李白即诞生于此。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   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 。 字词解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全文翻译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会不勾起思乡之情呢? 第三句点出《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云其地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词。北朝《折杨柳歌》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 第四句时,诗人听到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亦即“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倒颇能显现李太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同学们,学习了那么多 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O(∩_∩)O~ 下面的问题,将随机抽取 同学回答,下面同学请 合上书本,不许提醒!!! ——教师伙伴:王馨悦,虞亦奇, 吴美琳,沈文吉,许睿 * 一句“谁家玉笛暗飞声 ”便自然地从舌头淌出。“暗”字有多重意蕴,已故沈祖棻先生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从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王尧衢《唐诗合解》中说:"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以上注解,自有其道理。我个人认为《折扬柳》曲本是送别之曲,是婉转幽咽的,而“暗”字,绘出了笛声应是隐隐约约的,断断续续的,不欢快的。这就暗合了这首诗的情致。 ?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是个敏感的人,他听到了遥远的地方传来的笛音,就认定这笛韵一定能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他巧妙地加入了“散入春风”这一想象,说是笛声借助了风力,使人无处不闻。这显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李白的诗主观色彩非常强烈,这一句艺术的夸张是符合他一贯的写作特色的。这一句中 “满”字用得真好,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闻”字,抒写了自己闻笛的感受。春夜阑珊,诗人难于成寐,不期然地几缕断断续续的笛声飘然而至,诗人倚窗而立, 文学常识提问: 1.《春夜洛城闻笛》选自( )本诗作者( )

文档评论(0)

小青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