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docVIP

蚌埠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蚌埠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一、前言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竞争的制高点,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现代化程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实现跨越发展的重点战略抉择。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卧薪尝胆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尤为重要,编制好《高新技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引导、集聚、配置好省内外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现状及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完善服务平台,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产业总量快速增长 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71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24亿元、增加值92亿元,较“十五”末分别增长250%和297%,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15.6%,较“十五”末提高8.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工业强市的重要支点之一。 2、产业集聚初步显现 经过引导和培育我市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玻璃新材料、精细化工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凯盛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北泰汽配产业园、沫河口精细化工产业园初具规模;电子产业园、滤清器产业园开工建设;光伏产业链框架日渐清晰;十二五期间产业的集聚效应将逐步显现。 3、新兴产业初见端倪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依托自身优势全力推进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呈蓄势待发之势。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达100MW,居国内首位;数倍聚焦光伏发电系统国内首创,承建了国内第一个享受国家上网补贴的并网光伏电站;太阳能超白玻璃正式投产。农业废弃物生物发酵综合利用中试装置取得成功,产业化装置启动建设;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正式上市。球型硅微粉填补国内空白并批量供货;Low-E玻璃正式投产;华皖碳纤维公司重组成功,2011年即将投产。“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4、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通过不断的宣传、引导,企业的创新热情日益激发,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普乐公司攻克镀膜均匀性控制、激光刻膜等多项核心技术,并自行设计研制出国内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产量居国内首位,同时在第5代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微晶硅薄膜电池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丰原集团在农业废弃物利用上取得突破,生物酶活性达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建成玉米芯生产2000吨/年木糖醇联产3000吨/年柠檬酸和秸杆生产1000吨/年乙醇联产1200吨/年丁二酸项目中试线,为生物化工原料“非粮化”提供了技术基础。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攻克太阳能光电玻璃炉窑优化和熔液均匀混和等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生产出太阳能超白玻璃,产品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产品94项,较“十五”期间增长224%,全市专利申请量达4520件,较“十五”期间增长429%,创新成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5、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骨干企业组建了一批省级创新平台,全市现有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企业技术中心35家,重点实验室6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6、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先后出台《关于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工业若干政策》、《专利资助办法》,修订了《科技进步奖励办法》;设立了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天使基金,组建中成、科投2家风险投资公司,启动了专利权质押试点工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启动建设,留学生创业园正式挂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正式运行,全市科技创业孵化面积达10万平米;合工大、上理工、中科院合肥分院三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别在我市设立工作站,扩展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建成使用,国家级创新驿站启动建设,科技路路通建成基层服务站达16家,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途径进一步扩宽。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虽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产业规模不大。无论是产业总量、增长速度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与省内发达地区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 2、创新人才缺乏。传统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发

文档评论(0)

追风少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