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外固定器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科外固定器技术.ppt

骨科外固定器技术 烟台中医院 骨科 肖峰 一、概述 ◆骨外固定是治疗骨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在骨折的近心与远心骨段经皮穿放钢针(pins),再用连接杆(connectors)与固定夹(clamps)把裸露在皮肤外的针端彼此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新的空间力学稳定体系,以固定骨折。 ◆现代骨外固定概念是指根据应力刺激组织再生与重建理论,在微创原则下,应用体外固定调节装置经皮骨穿针与骨构成的复合系统,治疗骨折、矫治骨与关节畸形和肢体组织延长的技术,简称骨外固定(external skeletal fixation,ESF)。用于骨外固定技术的机械装置称为外固定器(external fixation,EF)。 二、骨外固定器发展简史 1、固定骨折与软组织弹性延展的阶段 2、生物学原理(张力-应力法则)指导下的组织再生管理治疗阶段 3、计算机数字化与空间结构智能化阶段 4、“骨科自然重建理念”的形成与“下肢形态与功能重建”的临床应用阶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年8月17卷16期 《骨外固定技术的发展史与骨科自然重建理念的形成》 作者:秦泗河,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 曲龙?,北京航天731医院骨外科 1、固定骨折与软组织弹性延展的阶段 最早使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的是法国的Malgaigne(1853年),他设计的爪型外固定器可使髌骨骨折复位同时进行加压固定。   1907年比利时的Labotte最早使用螺钉在体外固定骨折,这也是文献中最早关于外固定的报告,而且这种方法与现代使用的外固定方法几乎没有区别。   1934年Anderson使用的外固定器不但可以治疗骨折,还可以做关节固定术和骨延长术,并首先称此方法为骨外固定(external skeletul fixation)。   1938年瑞士Hoffmann的外固定器已具备了除了固定骨折,同时还可以进行延长短缩和对各种变形矫正的功能,堪称外固定器发展的里程碑。   1948年英国的Charnley报告了应用外固定对膝关节融合后进行加压固定,这种方法使骨折愈合时间加快2~3倍,以后加压治疗骨折被全世界认同采用,这也是首先对骨外固定进行的理论阐述。   最早报告骨延长的是Codivillani(1905年),方法是截断股骨,然后利用跟骨牵引进行骨延长。使用外固定架做骨延长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Wagner(1970年),其方法是截骨后用外固定架牵开,然后再做植骨内固定手术,这种骨延长治疗至少要三次手术才能完成。   1970年意大利的De.Bastiani设计出一种单边、简便、具有伸缩作用的动态外固定架及其骨折动态的外固定理念,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   对以上阶段总的评价,这个时期的骨外固定器(也称外固定架),其应用技术的要求、治疗作用类似钢板等内固定技术,主要用于治疗骨折、关节加压融合。也成功的用于实施肢体延长与畸形矫正,但器械的构型简单,缺乏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理论认识局限在加压或植骨能促进骨愈合,骨干延长术主要采用“Z”型截骨,软组织弹性延展受到神经、血管的限制,因此,肢体延长的比例,一般控制在所延长骨干长度的25%以内。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1985年Ilizarov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之前。 2、生物学原理(张力-应力法则)指导下的组织再生管理治疗阶段 俄罗斯Ilizarov医生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张力-应力法则”生物学理论,即“生物组织在持续、稳定、缓慢牵拉下能刺激细胞分裂、生成组织,从而可修复肢体的各种缺损”,这种简称“张应力骨再生”的生物学原理,被誉为是20世纪外科领域最伟大的发现。它与其它切除外科、以替代为主的骨科治疗方法(假体置换或游离组织移植等)最大的不同是,医生应用外固定技术的缓慢推拉产生应力,刺激自身局部组织细胞的分裂再生机能,来达到畸形矫正、感染愈合、组织缺损修复等治疗目的,也称为应力刺激理论(应力刺激可分为张应力、压应力和微动应力刺激)。   Ilizarov发明了系列环形外固定器、200多种外固定器附件,形成了标准的骨穿针固定临床应用技术体系。1981年这一理论与技术传到意大利,1986年后逐渐传遍全世界。在中国、欧洲、美国又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将内固定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新的技术与其融合、渗透,绽放出新的光彩。使骨外固定技术在治疗复杂骨折,加压促进骨折断端愈合的基础上,发展到医生可控制的牵拉性骨再生(distraction osteogenes,DO)阶段,即在骨外固定技术的条件下,其骨塑形(bone modeling)与骨重建(bone remodeling)过程,会随肢体的负荷运动而变化,表现为运动使骨量增加。当前国际上各个学者发明的骨外固定器,虽然构型、

文档评论(0)

co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