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2》.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题:   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 a )。   A.血象、肝肾功能   B.病理学检查   C.灵敏指标的检查   D.特异指标的检查   E.特异基因的测试   第2题:   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e )。   A. 静脉注射>经呼吸道   B.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C. 腹腔注射>经口   D. 经口>经皮   E. 以上都是   第3题:   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 e )。   A.500万种   B.300万种   C.100万种   D.10万种   E.6~7万种   第4题:   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a )。   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   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   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   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   E.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   第5题:   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 a )。   A.灌胃   B.喂饲   C.吞咽胶囊   D.鼻饲   E.饮水   第6题:   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e )。   A.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C.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D. DNA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   E.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   第7题:   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b )。   A.成年动物   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   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   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   E.仅使用单一性别   第8题:   碱基转换的后果是出现( e )。   A.同义密码   B.错义密码   C.终止密码   D.氨基酸改变   E.以上都对   第9题:   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 a )。   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   B.苯主要从呼吸道排泄,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   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   D.甲苯的肝脏中氧化,对肝有损害作用,而甲苯没有   E.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   第10题:   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d )。   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决定   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   E.化学活性和理化性质影响化学结构   第11题:   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 c )。   A.定性评定   B.定量评定   C.剂量反应关系确定   D.毒性评定   E.危害性评定   第12题:   最常受到烷化的是鸟嘌呤的( c )。   A.N-5位   B.N-6位   C.N-7位   D.O-7位   E.O-5位   第13题:   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 e )。   A.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B.预测毒性大小   C.推测毒作用机理   D.预测新化合物的安全限量标准范围   E.以上都是   第14题:   染色体畸变有( e )。   A.颠换   B.置换   C.转换   D.切换   E.互换   第15题: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a )。   A.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B.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E.以上都不是   第16题:   N-羟化反应常见的化合物是( b )。   A.苯   B.苯胺及2-乙酰氢基苯   C.黄曲霉毒素B1   D.苯酚   E.羟甲基八甲磷   第17题:   协同致癌作用机理包括( d )。   A.抑制DNA修复   B.选择性增强DNA受损细胞的增殖   C.活化作用酶系统活力发生改变   D.上述AB正确   E.上述AC正确   第18题:   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e )。   A.胃肠道   B.唾液   C.汗液   D.母乳   E.肾脏   第19题:   大鼠致畸试验中的给药时间是受精后( d )。   A.7~16天   B.8~16天   C.9~16天   D.9~17天   E.8~17天   第20题:   毒物动力学中室的概念是( c )。   A.表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