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激励职能 motivation 课堂内容 一、激励及其意义与作用 二、激励理论 三、激励案例分析 第一节  激励的概念 一、激励的概念 二、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三、激励的意义与作用 一、什么是激励? 二、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三、激励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激励理论 二、激励案例分析 一、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与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美国人,管理心理学家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  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简 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第一次揭示了人类行为动机的实质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导源 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 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 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 A.? 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 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 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 一个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以下因素中哪些因素对你有激励作用,哪些没有?它们的重要性依次是什么? (二)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1959年由美国的赫兹伯格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有: 员工在工作中产生满意感的因素和产生不满的因素是不同的,调查发现: 使员工产生满意的因素与工作的性质、内容等有关(激励因素); 使员工产生不满的因素与工作环境、工作关系等有关(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 监督方式 关系 工资福利 安全 工作条件 个人生活 地位 启示: 1、要提供充分的保健因素以消除不满,但不要以为这样就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它只能起安慰和防止作用; 2、扩大工作范围、工作丰富化、分派重要的工作等是重要的激励手段。 小测试: 假设你面前有一袋豆子和五个靶子。你的任务是用豆子击中靶子。靶子一个比一个远。因此一个比一个更难击中。靶子A很易击中,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你击中,会得到2美元。靶子B稍远一些,约有80%的人能击中,报酬是4美元。靶子C报酬是8美元,约有一半的人能击中。很少有人能击中靶子D,但是如果击中报酬是16美元。最后,如果击中靶子E,报酬是32美元,但几乎没有能击中的。你只有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哪个目标一试? 成就需要: 对胜任和成功有着强烈的要求,追求的是成功的满足而不是成功有报酬。 特点: 1、喜欢设置自己的目标,不满足于随波逐流和随遇而安; 2、乐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 3、把个人成就看得比金钱重要。 4、对所从事的工作希望得到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 权力需要: 希望获得更高的权力,对施加影响和控制他人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有一定的才干和水平; 能言善变,乐于演讲,喜欢教训别人。 归属需要(社交或关系需要): 认为:较高层次的人往往有较强的社交需要,通常从友爱、情谊和人际交往中得到欢乐和满足;但往往会因重交情而忽视原则。 麦克利兰认为: 1、不同的人对上述三种需要的排列层次和所占比例是不同的; 2、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国家和组织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这样的人越多,就越兴旺发达。 3、高成就需要的人不一定是优秀的管理者,他们感兴趣的是自己如何做好工作而不是如何影响他人。 4、归属与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关系,最优秀的管理者有高权力需要与低友谊需要。 启示: 不是每一名员工都会因工作的自主性、变化性和责任感而受到激励。这类工作只对高成就需要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激励作用。激励措施要因人而异。 (四)X、Y和超Y理论 麦格雷戈提出X、Y理论. X理论: 人天好逸恶劳、逃避工作、宁可被指使而不愿意承担责任. 所以,要用强制、指令甚至惩罚的方法才能对他们进行管理. 典型表现: 经理大发雷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就要这么办”。你或许听到有人高声大嗓地说:“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否则……”。有的经理更变本加厉,拿出看家本领:“如果再搞得一团糟,我就让你卷铺盖走人。” Y理论: 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人在适当的条件下愿意承担责任;人有安全、社会、自尊、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等. 所以,职工不需要严厉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 . 典型表现: 经理对员工说:你的报告有点小问题啊,数字都搞错了,不过,没关系,你看……有必要再搞一下,下一次在数字上多加小心就是了。 超Y 理论 莫尔斯和洛希提

文档评论(0)

企业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