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确定论点的原则 ①高远:要有政治高度,结合理论热点 ②概括:选择一个具有概括性的论点,不要拘泥于细节,大题小作,否则容易跑题、偏题。 ③正确: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选择,立足人民的政治立场。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起码要求。 ④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⑤新颖:论点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但是这一点很难,不能强求,从阅卷的要求来说,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确定论点的公式 时代背景+鲜明观点+一般套话+特定事实 突出论点的方法 前后照应 ①文章的题目就是论点 ②第二段单独成段,点明论点。第一段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紧接着第二段要点明论点。 ③文章的每个分论点要扣住总论点,每段开头或结尾回扣总论点。 ④最后一段总结总论点 当然,这几处照应最好不要单调地重复论点,应注意用灵活的语言进行表述。 论据 事实材料: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和感受 理论材料:经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论证 1.论证的方法: 最根本的就是因果析理。 也就是问题意识。 提出的论点就是一个问题,要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⑴、例证:最常用,从材料中找 材料要和中心保持一致/有代表性/引申材料,发掘材料的深意 ⑵、引证: 靠积累,有时也可从材料中找 ⑶、理论论证: 演绎推理/找原因,讲道理 多角度论证:有利于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对国家/社会的作用 还有比喻论证、归谬论证等方法,由于在申论考试中不经常使用,不再详细论述。 ⑷、假设论证:(条件析理)非常好用 如果不……,那么就会…… 只有……,才…… ⑸、比较论证: 横向:此事和彼事,个别事物和一般事物之间的比较。识别是非优劣、论证论点和揭露或分析现实事物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有效的说理方法。 纵向:按时间,对事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联系和比较 对照:正反对照 第三节 申论文章的结构(套路) 一、三段式结构 提出问题(怎么了):概述材料、引出论点。 分析问题(为什么):分析原因。 解决问题(怎么办):解决方案 二、总分总结构 总:概述材料,提出总论点 分:分论点 总: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三、起承转合式结构 起:概述材料,引出论点 承:正面,展开,拓宽 转:反面,换角度 合:总述观点,结尾,扣题,收束全文 补充说明 这几个结构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内在联系的,三段式是总的思路,尤其适合于建议和报告的文体,总分式是具体的论证结构,起承转合式是总分式的特殊形式。 结构设计 1开头 2-5 主体(原因或措施的论证,注意详略搭配) 6结尾 总结成文时,务必重视文章的过渡。用好过渡段,造好过渡句,遣好过渡词。 第四节 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 第一,提纲和框架 审题、立意后不要马上动笔,要进行充分的构思,写出提纲。即理清思路,建构框架,完成布局。这是最为关键的。考生成绩的高低在考场上能不能列一个写作提纲,我想各位要考出好成绩要先写好一个提纲,提纲是筋骨,提纲是蓝图,提纲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 第二、标题 标题必须是中心论点,或者反映中心论点。主题力求醒目、简练。 表达总论点的题目 ①介词短语式: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招商引资工作》 ②动宾式:动词+宾语 树立……观 开创……局面 例:《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依法行政》、《多管齐下,切实维护社会公正》 * 阅读材料的“三遍四步法” 一般要用30-40分钟读三遍材料。 第一遍勾画; 第二遍列举段落大意; 第三遍分门别类和总结概括。 这个功夫不能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工作做得好,申论成功了一半,这个工作做不好,申论就彻底失败了。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 什么是关键词或关键句? 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 2.关联词原则: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其实/于是/还 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这些词主要有: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认为、强调、断定等。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词保持足够的敏感性。我们既要有政治敏锐性,又要有材料的敏锐性。 第二步:略读材料,总结段落大意 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 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