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河中学历史教学案 年级 初二 学科 历史 执笔 王华君 审核 王华君 使用周次 课题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型 新授 章节 9 上课时间 10.24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学 习 目 标 了解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照相,电影,中山装,改称呼 重 点 难 点 分析剪辫,改称呼原因 教 学 过 程 展现 一 发现: (一)填空题 1.电影刚传入中国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__________________。2.照相术是19世纪 ______年代传入中国的;中山装是_____________ 创制的?选择题 1.最早到中国摄影的人是(  ) A.英国人?? B.法国人?? C.俄国人??? D.美国人 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 A.《定军山》?? B.《渔光曲》?? C.《开国大典》  D.《英雄儿女》 3.清朝剃掉头顶发,编辫垂肩这种发式起于哪个少数民族(  ) A.汉族  B.满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4.清入关后,颁布剃发令,全国男子一律剃发留辫。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天下是一家    B.维护封建孝道 C.铲除汉人的民族意识 D.保持中国的传统 5.中国二三十年代比较普遍的称呼是(  ) A.老爷??? B.先生??? C.同志??? D.师傅6.孙中山下令民间普通的称呼为“先生”或“君”,是因为(  ) A.西方人都是这样称呼的??? B.这样对别人更显尊重 C.革命了,所以称呼要变??? D.有利于革除封建色彩,体现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意向 7.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是(  ) A.丝绸服饰?? B.唐装和长袍??? C.满族服装???? D.中山装和旗袍 14.阅读下列出来 材料一:军入关之后,顺治皇帝于1645年下令,汉族男子必须剃发梳辫,“遵依者为我朝之民,迟疑者同逆民之寇”。凡不按要求剃发留辫的,格杀勿论。从此,中国男人头上拖起了一条辫子,而且一直拖了二百多年。 材料二:明末清初,那前脑剃光、后脑留辫的习俗怎么会成为汉人的装扮呢?无它,实乃满人以杀头相要挟将本族传统强加于汉人耳。而天长日久,汉人也便习惯于这种“传统”,辛亥革命剪辫时,竟有大批汉人也如丧考妣。 ?材料三:新成立的浙江军政府于1911年10月1日电令各地统领,颁发了6条规定。最后一条规定是:“凡关各项水陆军队、绅民人员,一律剪辫,服装仍旧。”电令最后还强调一句:“令出唯行,幸勿试法。” 有不少绅民抱着侥幸的心理,戴着帽子等待观望,幻想混过关去;有的干脆由妻子出面反对,以掩护丈夫过关;有的整日闭门不出,等待“剪辫风”一吹而过。尽管花样百出,最后还是逃脱不了被剪的命运。 材料四:一天,溥仪命剃头太监将他的辫子剪去,吓得剃头太监面无血色,跪在地上哀求“皇上”另请别人。溥仪见他吓得那个样子,拿起剪刀,亲手把辫子剪了下来。现在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一条黑色长辫,据说那就是溥仪剪下来的辫子。 请回答: (1)“前脑剃光、后脑留辫的习俗”是哪个民族的习俗?清朝要汉人“剃发留辫”的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手段来推行的? ()?辛亥革命剪辫时,为什么有“不少绅民”还想保留辫子? ? ()?清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要剪去辫子??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