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1章_.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心理学 主讲人:魏菲 蝴蝶效应 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的失去与否,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化,但其长远的结果,却是一个帝国或存或亡,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有些条件下却是可能的。 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只见存在着紧密联系的因果关系,这就是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教师一定要对学校的每一次偶然时间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楚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 “蚁穴”。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评价目标】 识记: ①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四个阶段) 理解: 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②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考试题型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影响教学过程的五大因素 (二)学与教的三大过程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4个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总结 布鲁纳(1994)精辟总结了十多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①主动性研究 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出控制。 ②反思性研究 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③合作性研究 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④社会文化研究 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中国的教育心理学 中国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源远流长,在汗牛充栋的中国古代典籍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其中尤以《论语》和《学记》为典型 。 《论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教学相长;循循善诱;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心理学,则产生于西方(1903年桑代克),直到1924年,廖世承才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考试题型 【单选题】1903年,( )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桑代克 B. 布鲁纳 C. 布鲁姆 D.廖世承 【单选题】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 ):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课书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廖世承 D.孔子 【简答题】1994年,布鲁纳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精辟的总结,请简述其内容。 真题测试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 2、( )是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初 C.17世纪末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答案:1-D,2-B,3-D 填空题 1、——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2、——教育心理学中学与教的相互过程是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3教学研究对象由_、_、 _、_、 _五种要素组成 答案:1-学习过程 2-评价/反思过程 3-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典型案例 有一位著名主持人,在一次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机途中没有油了,可飞机上只要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节目的孩子,这个降落伞给谁用?孩子不假思索的回答:给我用。这时候,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都想,多自私的孩子呀。可是主持人,没有下定论,而是蹲下耐心的问孩子:为什么呢? 孩子满脸泪水,清晰的回答,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回来救飞机上所以的人。 案例分析 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或者拔苗助长似的牵引,总急于把孩子引向成人的世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给孩子一个说明情况的机会,可以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误会与矛盾降低到最低值,同时给教育带来最大的效益。其实,我们发现,在教育孩子的过

文档评论(0)

白领文档(原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