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岩溶作用强度及其碳汇效应.pdfVIP

2011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岩溶作用强度及其碳汇效应.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 年 第 56 卷 第 26 期:2174 ~ 2180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专题: 地质作用与碳循环 论 文 SCIENCE CHINA PRESS 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岩溶作用强度及其碳汇效应 章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桂林 541004 E-mail: chzhang@ 2010-08-10 收稿, 2011-01-05 接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科研行业专项基金(201111022)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水[2010]矿评03-07-01, 1212010911062)资助 摘要 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岩溶作用研究不仅关系到区域岩溶碳汇估算, 也关系到岩溶区陆地 关键词 碳源/ 汇的准确评估. 利用标准溶蚀试片法研究了2 个典型岩溶动力系统内3 个岩溶泉小流域不 碳酸盐岩 同土地利用下的土下溶蚀速率. 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下溶蚀速率差异较明显, 耕 溶蚀速率 地、灌丛、次生林、草地、原始林平均值分别为4.02, 7.0, 40.0, 20.0 和63.5 t km2 a1. 因此, 在 土地利用变化 碳汇 进行区域尺度岩溶作用碳汇估算时, 除了考虑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外, 还必须考虑土地利 西南地区 用类型的差异. 植被的正向演替对岩溶碳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原始林地土下岩溶作用碳汇量 是次生林地的3 倍, 灌丛的9 倍, 也就是说, 从耕地或灌丛演化到次生林地, 由岩溶作用产生的 碳汇可提高5.71~7.02 t km2 a1, 若演化到原始林地则达24.86~26.17 t km2 a1. 岩溶区地表森 林系统的增汇过程发生的同时, 地下也同步发生着类似的增汇过程. 岩溶作用的早期研究主要通过数学方法或经验 球岩溶作用碳汇量, 为(1.1~6.08)108 t C a1 [6~9], 占“遗 公式计算碳酸盐岩溶蚀速率, 如 Pulina[1,2]利用不同 漏汇” 的 5.5%~30.4%. 此外, 对不同地区和全球碳酸 方法计算并绘制了波兰、欧洲与亚洲温带及亚热带 盐岩地区因表层岩溶作用而造成的大气CO2 源汇作了 地区、全球潜在溶蚀速率图, 其后, 利用统一的石灰 初步估算. 如通过18 年的定位观测发现在Spitsbergen 岩标准溶蚀试片法, 国际洞穴联合会组织了一项溶 极地附近不同条件下, 岩溶作用回收大气 CO2 强度 蚀速率全球对比活动, Gams[3]获得了全球 25 个不同 的差别: 冰川地区为55.09×105 g C km2 a1, 多年冻 气候条件对比点不同土壤深度的溶蚀速率数据 101 土区为20.4×105~23.5×105 g C km2 a1, 而一个小型 5 5 2 1 个. 来自其他岩溶区的溶蚀速率结果表明, 降雨量越 岩溶流域可高达94.43×10 ~109×10 g C km a (http: 大, 溶蚀速率越大[4]. 可见,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 与 ///karst/igcp/igcp379/1999/part.htm). 岩溶碳汇相关的科学研究主要以单纯的岩溶作用及 现今阶段则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 进入应对气 其影响因素研究为主, 且多为单因素分析,

文档评论(0)

ZERO110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