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沟煤矿工业广场防洪防排涝措施.docVIP

大沟煤矿工业广场防洪防排涝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业广场防洪排涝措施 前 言 汛期将至,为确保我矿在雨季的安全生产,确保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做好2013年度我矿雨季防洪、防涝工作,建立健全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的组织机构和机制,确保煤矿安全渡汛,我矿做到自查自检、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争取在雨季到来之前将各种预防工作做好,掌握雨季防汛主动权。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矿区现状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地理位置 金沙县大沟煤矿位于贵州省金沙县禹谟镇,矿区内有公路至禹谟镇政府所在地,里程为3km,由禹谟镇政府所在地有县级公路至金沙县城,里程为19km,金沙县城至黔北电厂约4km,至遵义市约78km,经马家湾至贵阳约215km,交通方便。 矿区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0′48″~106°21′13″,北纬:27°20′48″~27°22′20″。 二、地形、地貌 本区内为地处黔北高原,属以岩溶地貌为主的中山喀斯特峰丛地貌,峰丛地貌上发育着溶蚀洼地与落水洞。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从东向西中间为山脊两侧为山坡,海拔标高1093~1418m,相对高差325m。一般高差150~250m,最高点位于南部坪子上的无名山顶,标高1418.1m。最低点位于槽沟西侧,海拔1093m,地形大部为缓坡,局部为陡崖。 三、井田范围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7月28日 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2021120122760),批准开采6个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为21万t/a。开采深度1275m~850m标高,有效期2011年7月~2018年10月,本井田走向长约2.45km,倾向宽约1.15Km,井田面积2.8944 km2,其范围由下列6个拐点坐标圈定。 矿井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 X坐标 Y坐标 1 3029191.99742 2 3029381.99747 3 3029271.9974 4 3029581.99737 5 3027281.98726 6 3026781.9873 四、地表水及河流 矿区属乌江的一级支流偏岩河水系。地下水总体流向为北东向。矿区内无河流,仅在矿区中部及南西角出露三个小泉点并且在矿区中部有三个老窑出水,经近距离径流后又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最终排入偏岩河中。当地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为+900m。 五、气象 矿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受南、北气流和高原地貌的双重制约,季节更替不甚分明,气温变化也不大,冬无严寒,夏无酷署。矿区地处贵州高原北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据金沙县气象局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14.6.C,年降雨量1037mm,日最大降雨量101.2mm,4月至9月为丰水期。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旱、暴雨、冰雹、倒春寒、秋绵雨、凝冻等。 第二节 矿区历年洪涝状况 一、洪涝历史 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只发育一些冲沟,由于降水量小,基本上无积水,只有雨季才有水流经过,地表水基本汇于沟谷,向北流出井田,汇入偏岩河,但水流量很小。因此,井口及场地均不受洪水威胁。 二、防洪设计标准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矿井设计规模、服务年限,结合汇水面积和地形地貌特征,本矿井工业场地内的井口、主要建筑物以及场地防洪坝墙,均按100a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同时井口按300a一遇校核防洪标准。 三、防洪排涝工程 我矿为保证其工业场地及井口的安全,避免汛期背靠山丘洪水流入井下,本设计场内雨水采用排水暗沟和自然排水相结合的排水方式,沿场地边坡底,场内道路侧均设置有排水暗沟,将山坡雨水及场地内汇水有序的引出场外注入广场周围的冲沟,零星地段采用自然坡度排水。 排雨水暗沟采用的是M5水泥沙浆砌MU30片石加固,过水断面为矩形,局部设钢筋砼盖板。 工业广场附近对地面的防洪沟,砌筑加高历年最高洪水位置0.8m以上,并保证一定数量的沙袋备用,对排洪涵洞的杂物、淤泥彻底清理干净,保证排洪通道的断面和畅通。对地面房前房后水沟清理畅通,并对地面山坡进行观察,掌握坡地情况,出现险情及时向矿指挥组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对防洪物资加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他用,防洪所需的物资要及时保证发放,不足时要及时向指挥组汇报采购备用。 本矿井自建矿以来未受过洪水威协。 第二章 防洪措施 根据我县历年最大降水量,最高洪水位、最高气温、最高风力级别等资料分析,我矿处于山区背靠山丘,矿区可能发生雨季灾害事故,因此我矿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汛措施,为做好我矿防洪工作,经矿委会研究决定成立2013年度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织的防汛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曹树生(矿长) 副组长:焦绪德(总工程师)徐继文(安全矿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企管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