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肿瘤学概要.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学概要 内容简介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恶性肿瘤是危害健康的重要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现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但是现代肿瘤学的建立则主要是在显微镜应用后才逐渐形成其目前的框架。随着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已经有30%以上的恶性肿瘤有可能得到根治,但是癌症依然与病毒性疾病以及老年性疾病并列为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以我国为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癌症死亡人数在中国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20世纪70年代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为70万,到90年代达到117万,而到21世纪初已达到150万。目前癌症死亡己位居各类死因的第一位,尤以西部和农村地区增长明显。 第一篇 绪论 第一节 综述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恶性肿瘤是危害健康的重要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现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但是现代肿瘤学的建立则主要是在显微镜应用后才逐渐形成其目前的框架。随着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已经有30%以上的恶性肿瘤有可能得到根治,但是癌症依然与病毒性疾病以及老年性疾病并列为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以我国为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癌症死亡人数在中国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20世纪70年代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为70万,到90年代达到117万,而到21世纪初已达到150万。目前癌症死亡己位居各类死因的第一位,尤以西部和农村地区增长明显。 所谓肿瘤,是一种细胞的异常增生。这种异常的增生除了表现为肿瘤本身的持续生长外,在恶性肿瘤还表现为对邻近正常组织的侵犯和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而这种转移往往是肿瘤致死的原因。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一一癌,以血运转移多见;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一一肉瘤则以淋巴道转移为主。由于肿瘤细胞的前身是正常细胞,故两者的形态和功能有类似之处,即为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但肿瘤细胞又不同于正常细胞,表现在一些低分化的肿瘤细胞表达特异性的抗原并具有内分泌功能,临床上利用肿瘤的这些特点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 流行病学 据统计,在我国男性发病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中,肺癌、肾癌、大肠癌和脑瘤呈上升趋势,其中肾癌升幅最大,累计上升111.72%;食管癌、胃癌、肝癌则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中食管癌降幅最大。而女性发病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中,膜腺癌、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膜腺癌上升幅度最大;呈下降趋势的有宫颈癌、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其中,宫颈癌下降幅度最大。但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年轻人宫颈癌发病率也呈现了上升趋势,值得重视。虽然部分肿瘤发病率下降,但我国肿瘤总体发病率依然继续走高。现在,肺癌仍居我国癌症第一杀手的位置,女性乳腺癌增长迅速,将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其次为肺癌、大肠癌、肝癌和卵巢癌。 病因预防是降低发病率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即确定影响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寻找易感人群。肿瘤发病率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营养、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经济水平、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吸烟、肥胖、糖尿病、病毒感染、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更是首当其冲的原因。可见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只要杜绝了不良生活习惯,便能做到对肿瘤的有效预防。此外,对肿瘤致病因素的研究已达到现场、临床与实验室相结合,部分病因研究工作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总之,对肿瘤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应当是现阶段人类控制肿瘤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手段。 第三节 发病机制 近年来,根据在多种肿瘤中进行的发病机制研究,科学家们总结认为细胞的癌变始于单个细胞,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促进和演进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在机体内在因素与外界因素联合作用下,细胞中基因改变并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癌变分子机制主要包括:①癌基因(oncogene)激活、过度表达;②抑癌基因突变、丢失;③微卫星不稳定( MSI),出现核昔酸异常的串联重复(1-6个碱基重复序列)分布于基因组;④修复相关基因功能丧失,如错配修复基因突变,该组修复DNA损伤的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导致细胞遗传不稳定或致肿瘤易感性增加;⑤凋亡机制障碍;⑥端粒酶(telomerase)过度表达;⑦信号转导调控紊乱;⑧浸润转移相关分子等机制。目前,已知的癌基因较多,抑癌基因也有十余个,错配修复基因则主要有6个(hMSH2,hMSH3、hMSH6、出1LHl、hPMSl和hPMS2)。随着细胞内外信号传递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的形成和发病机制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得到更为清晰的阐述。 第四节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恶性肿瘤的诊断,是临床查体,实验室化验,影像学观测与病理检查等多元化多手段诊断的统一。近年来影像学的发展,使CLMRl、PET等检查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临床肿瘤学的诊断。而随着人们认识到某些低分化肿瘤能够特异性表达特定的癌胚抗原并分泌一些特异的激素,肿瘤标记物的测定在肿瘤诊断过程中也越来越为临床医师所倚重。虽然基因芯片(gene chi

文档评论(0)

Eric0218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