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论视角下《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pdf

目论视角下《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an Guo Yan Y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By Zhang Zhiquan Supervised by Associate Prof. Chen Xiaoli Major: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May, 2011 M.A. Dissert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中文摘要 摘 要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本文选取英国汉学家泰勒和美国汉学家罗慕士翻译的《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 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主要运用其三大法则对这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本文旨 在为《三国演义》的英译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拓宽其英译本研究领域。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不同于传统的以“等值论”为基础的语 言学翻译研究模式,它把翻译行为视为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认为翻译 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 它强调翻译要兼顾原文作者、翻译活动发起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等多边关系,同 时强调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为文学翻译及其评价提供了一个动态、多元的标 准。 本文将目的论与文学翻译结合起来,主要运用其三大法则:目的法则、连贯 性法则、忠实性法则,对《三国演义》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试图从宏观 层面和微观层面对这两个译本进行合理的评价。目的论动态、多元的标准在宏观 上为译者指明了方向,在微观上为译者采取具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提供了理论依 据。 研究发现:泰勒未严格拘泥于原著文字层面,从传统翻译研究上讲,很大程 度上未忠实于原著,但根据目的论,他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不忠实,而是在文化的 某些层面未能最大限度地达到语内连贯,同时,为了达到语内连贯牺牲了某些文 化信息;而罗慕士则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著的真实面貌,因此,做到了对原 著最大的忠实,在文化层面较好地达到了语内连贯,在文化传递上,也胜泰勒一 筹。两人都服务于各自的翻译目的,只是达到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所采用的翻译 方法和策略不同。 关键词:目的论,文学翻译,翻译目的,《三国演义》 I M.A. Dissert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ABSTRACT ABSTRACT San Guo Yan Yi is not only the first full-length novel with clear chapter divisions to appear in Chinese history, but also the classic historical romance.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San Guo Yan Yi translated by English sinologist C. H. Brewitt-Taylor and American sinologis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