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土壤的基本组成-水和空气.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水、空气和热状况 一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的来源 土壤水的类型划分 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土壤水分的能量概念 影响土壤水分状况的因素 土壤水分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2 土壤水的类型划分 对水的研究方法有2种:数量法和能量法 数量法是按照土壤水受不同力的作用而研究水分的形态、数量、变化和有效性。 能量法主要从土壤水受各种力作用后自由能的变化,去研究土壤水的能态和运动、变化规律。 土壤水分类型(数量法) (1)吸附水:受土壤吸附力作用保持(包括吸湿水和膜状水) (2)毛管水:受毛管力(毛管内气、水界面上产生的弯月面力)作用保持 (3)重力水:受重力支配,容易进一步向土壤剖面深层运动 不同土壤质地毛管水上升高度 毛管上升水的最大量称为毛管持水量,是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上升水之和。 当土壤被重力水所饱和,即土壤大小孔隙全部被水分充满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饱和持水量,或称全蓄水量或最大持水量 萎蔫系数 当作物呈现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萎蔫系数。 一般把田间持水量视为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所以田间持水量与萎蔫系数之间的差值即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 土壤水分、水分常数和有效性的关系 3 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质量含水量 容积含水量 相对含水量 土壤水贮量 质量含水量(?m) :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在同一地区因重力加速度相同,又称为重量含水量,质量含水量可用小数形式,也可用百分数形式。 土壤质量含水量(%)= 数学公式?m = ?m为土壤质量含水量(%),W1为湿土质量、W2为干土质量,W1-W2为土壤水质量 定义中的干土,一般指在105摄氏度条件下烘干的土壤,而另一种意义上的干土是含有吸湿水的土,通常叫“风干土”,风干土的含水量一般不恒定,故一般不以此作为计算?m的基础 容积含水量?v:即单位土壤总容积中水分所占的容积分数,又称容积湿度、土壤水的容积分数,可用小数和分数表示 土壤容积含水量(%)= 注意?v计算的基础是土壤的总容积。由于水的密度可近似等于1g/cm3,可以推知?v与?m的换算公式?v = ?m?ρ(ρ为土壤容量) 一般而言,质量含水量多用于需计算干土重的工作中,因多数情况下,容积含水量被广泛使用 相对含水量:指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 土壤相对含水量= 土壤水贮量:一定面积和厚度土壤中含水的绝对数量 4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烘干法:经典烘干法,先在田间选择代表性取样点,按所需深度分层取土样,将土样放入铝盒并立即盖好盖(防止水分蒸发影响测定效果),称重(即湿土加空铝盒重,记为W1),然后打开盖,置于烘箱,在105~110 oC条件下,烘干至恒重(6-8小时),再称重(即干土加盒重,记为W2)。则该土壤质量含水量可以由下式求出,设空铝盒重为W3: ?m = 快速烘干法:包括红外线烘干法,微波炉烘干法等等 中子法 TDR法(时域反射仪) 中子法 把一个快速中子源和慢中子探测器置于套管中,埋入土内。其中的中子源(如镭、镅、铍)以很高速度放射出中子,当这些快中子与水中的氢原子碰撞时,就会改变运动的方向,并失去一部分能量而变成慢中子。土壤水越多,氢越多,产生的慢中子也就越多,慢中子被探测器和一个定器量出,经过校正,得土壤水的含量 TDR法(时域反射仪)(Time-Domain-Reflectometry) 将长度为L的波导棒插入土壤介质中,电磁脉冲信号从波导棒的始端传播到终端,由于波导棒终端处于开路状态,脉冲信号受反射又沿波导棒返回到始端。考察脉冲输入到反射返回的时间以及反射时的脉冲幅度的衰减,计算土壤水盐含量 二 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的组成 土壤空气的特点 土壤通气性与植物生长 土壤空气的组成 2 土壤空气的特点 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比大气多 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比大气少 土壤空气中的水气含量比大气多 土壤空气中有时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如甲烷 土壤空气成分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土壤热量平衡 土壤热性质 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 oC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即形成了质量(重量)热容量和容积热容量。 土壤吸收一定热量后,一部分用于它本身升温,一部分传递给其邻近土层。土壤对所吸收的热量传导到邻近土层的性质,称为导热性。大小用导热率表示。 土壤导热率:导热率又称导热系数,是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通过土壤截面的热量(卡/厘米·秒·度)。土壤导热率反映土壤传导热量的难易。 土壤的热扩散率 土壤各组成成分的导热率 土壤水分影响土壤的养分状况 土壤水分影响土壤的通气状况 土壤水分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 土壤水分影响微生物和活动 土壤水分影响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 1 土壤空气的组成

文档评论(0)

精华文档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