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甘肃省马铃薯精淀粉加工工厂设计
班 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级本科班
学 生:
指导教师: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O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1 总论 1
1.1 概述 1
1.2 设计范围 2
1.3 市场分析 3
1.3.1 原料市场分析 3
1.3.2 产品市场分析 3
2 平面布置与设计 4
2.1 厂址选择 4
2.2 总平面布置设计 5
2.2.1 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5
2.2.2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6
2.3 车间平面布置设计 6
2.3.1 车间设计 6
2.3.2 车间平面布置原则 7
3 工艺论证与设计
3.1 原料相关收购指标 8
3.2 产品方案与产量确定 8
3.2.1 产品方案 8
3.2.2 产量确定 9
3.3 生产工艺流程及论证 9
3.3.1 工艺流程图 9
3.3.2 工艺论证和说明 11
3.4 产品原辅材料消耗—物料衡算 13
3.5 设备选型 14
3.5.1 设备选型的依据 14
3.5.2 设备选型及清单 15
3.6 车间劳动力计算 16
4 公用系统和辅助部门设计
4.1 公用系统设计 17
4.1.1 管路设计 17
4.1.2 管路安装 18
4.1.3 供电系统 18
4.2 辅助部门设计 19
4.2.1 库房设计 19
4.2.2 检验室设计 19
5 卫生、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5.1 工厂环境卫生 20
5.2 车间设备、环境卫生 20
5.3 个人卫生 20
5.4 废渣、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 21
5.4.1 废渣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21
5.4.2 废水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21
6 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6.1 投资指标 22
6.2 年经营费用(生产成本)指标 23
6.3 利润、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计算 23
6.4 盈亏平衡点分析 25
6.5 经营安全率(η)分析 26
6.6 综合评价 26
7 结论
甘肃省马铃薯精淀粉加工工厂设计
1 总论我国马铃薯产区主要分 布在东北、西北地区及西南部 分山区。主要种植省区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及云、贵、川等地。近年年来,甘肃省马铃薯生产有长足的进步。1994年,全省马铃薯产量约70万吨,而到了1999年,仅定西地区马铃薯产量就达到300万吨,增长十分迅速。尽管如此,如果仅从产量看,甘肃省虽然属于国内主要马铃薯产区,但总产量优势并不突出。然而考虑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产业的要求,从马铃薯原料品质角度分析,甘肃省则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一点主要得益于甘肃省特定的自然条件。马铃薯是一种一年生茄科植物,适宜在高寒地区生长。从纬度、海拔、土壤等地理因素看,甘肃省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均适合马铃薯种植。同时,甘肃中西部广大地区高寒、长日照、少雨的气候特征,特别有利于马铃薯淀粉及干物质的积累。而干物质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着马铃薯深加工行业的效益。据专家分析,我国马铃薯淀粉及干物质含量平均水平为13%、19%,而德国、美国这一指标分别为17%——18%和22%——23%。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东北、内蒙主要产区马铃薯淀粉及干物质含量大体在国内平均水平或偏低,西部产区在平均线以下,而我省中西部马铃薯淀粉及干物质含量则接近德国、美国水平,部分地区甚至见到淀粉含量22%——26%的报道。从加工淀粉、全粉的角度看,干物质含量提高1个百分点,原料消耗即可下降6%——7%,其效益优势不言而喻。宁夏、青海马铃薯产区条件与甘肃大致相同,但种植面积则无法与甘肃省相匹敌。考虑到我国甜菜制糖行业的战略调整,今后河西地区还将有一大批耕地退出甜菜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宁夏马铃薯淀粉生产发展迅速,总体规模已远高于我省,但在原料供应方面出现实际困难因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我省中部静宁;庄浪等地马铃薯产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甘肃省的马铃薯资源优势。长期以来,甘肃省马铃薯主要用鲜食,除作为产区农民口粮外,大部分作为蔬菜出售。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个体贩运大户,主要也是直接贩运鲜薯;实际上仍停留在直接出售初级原料的水平,马铃薯资源优势并未充分体现。有关专家认为,制约我国马铃薯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传统马铃薯品种问题。随着马铃薯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培育、推广,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将迅速提高。因此,我省马铃薯生产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即使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耕地面积因退耕还林而减少的情况下,马铃薯产量仍可保持较高的水平。此外,我省马铃薯原料收购价格仅相当于欧洲市场的l/3左右,深加工生产成本较低,从而可赋予深加工产品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我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这一新支柱产业的形成,可为我省中西部农民开辟一条新的致富门路。这对改善我省贫困地区经济落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