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空椅子疗法理论部分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疗的关键点 1、强调患者此时此地的经验。治疗者要帮助患者觉察此时此地的经验,使之能充分体验种种情绪,并能作自我分析。在一个对患有心因性胃肠道症状的患者的治疗中,治疗者帮助患者注意到自己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并进而使他认识到压抑其它情绪,强装笑容与心因性胃肠道症状有关。 2、通过“感觉运动认识”,帮助患者发现和表达他们的被压抑的情绪和需要,认识到自己在逃避为自己的情绪应负的责任,并接受这一责任。上述杰姆的案例中,治疗者就是帮助他发现并表达出多年被压抑的情感,杰姆终于在他母亲死后第一次哭了。这一疗法有甚多技术与方法,诸如讲习班、小组治疗、角色扮演以及各种心理练习。 (一) 运用空椅子技术之前,应该深入地了解来访者的问题所在,看来访者是否适合用空椅子技术或者应该运用何种形式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用空椅子技术。 因此,在运用空椅子技术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来访者的问题所在,不要轻易对来访者的问题下结论。因为,有的来访者初次进行心理咨询时,对心理辅导教师还不够信任,往往先说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来试探心理辅导教师值不值得信任或者心理辅导教师水平的高低。只有在充分、深入了解来访者的基础上,才可决定是否采用空椅子技术;同时,辅导教师还应该认真斟酌,到底对来访者采用哪种形式的空椅子技术,效果才会更好一点。 (二) 运用空椅子技术前,首先要营造出一种气氛 空椅子是不会说话、不会移动、无血无肉、没有感情的物体,因此,让来访者对它讲话,来访者可能觉得很滑稽,甚至觉得很无聊。此时,如果没有营造出一种气氛,直接让来访者对空椅子讲话,来访者肯定无法投入,甚至会不知所措。所以,在运用空椅子技术之前,心理辅导教师一定要充分掌握空椅子所代表个体的详细情况。然后,告诉来访者,那个人就坐在这张椅子上,并且详细地描述他的表情、动作、声音等等。一句话,要让来访者感到那个人是真真实实地坐在他面前,来访者才会有话可说。 (三)心理辅导教师要诱导来访者全身心投入对话情境 来访者在初次接触空椅子技术时,往往感觉比较滑稽,甚至无聊,或者出于其他方面的原因,而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 此时,心理辅导教师要诱导来访者投入对话情境,提醒他要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或者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来访者扮演“他人”的角色时,往往会用第三人称的口吻讲话,此时心理辅导教师要求他要用第一人称说话,并且要尽量去模仿“他人”的声音和动作。只有这样,来访者的体验才能够深入,获得的领悟也才比较深刻. 个案工作许多模式与心理学尤其是咨询心理学紧密联系 因此 欲获取更多资源请查阅《社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应用》以及《心理咨询技能》等专业书籍~ 理论部分介绍到此结束 谢谢观赏 第八小组成员(按姓名先后顺序排序): 孙志鹏(love autumn) 郑炘(念·xin) 王爱苹(↘唇不点而红⌒↙) 社工专项素质训练(二) 个案社会工作 Social case work 格式塔学派——空椅子疗法 一、背景介绍 美国有个叫杰姆的11岁男孩,一天在玩游戏的时候,家里的门铃响了。当他正要起身去开门之刻,他妈妈大声叫他不要开门,但他偏偏开了。于是,他妈妈的男朋友走了进来,用手枪打死了他的妈妈。从此,不仅杰姆的哥哥姐姐责怪他害死了母亲,他的同伴也都回避他,他变得沉默寡言,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暴怒,学习更是一落千丈。到了18岁时,一个夏日的下午,他站在街头,用手枪打死了一个人,打伤了几个人。在监狱里他接受了一种心理治疗:治疗者要他想像他已经死去的母亲正坐在一张“空椅子上”,并对“空椅子”谈话。尝试了几次后,他变得越来越激动。最后他突然说“是我杀死了你”,并在他妈妈死后第一次哭了。治疗者以此帮助他接触和接受自己的真实感情。后来,杰姆在社交、学习上都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在监狱外的适应也很成功。 这种“空椅子”疗法就是一种完形心理疗法。 由德裔美国心理学家皮尔斯首创的完形心理疗法是另一种颇具特色的心理疗法。所谓“完形”,德文原意强调将事物当作完整的整体看待。而完形心理疗法主张通过增加对自己此时此地躯体状况的知觉,认识被压抑的情绪和需求,整合人格的分裂部分,从而改善不良的适应。 这一学派的治疗者认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往往能敏锐地察觉自己的躯体感觉、情绪和需要,从而妥当地组织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需要得到满足,身心功能得到正常运转。相反,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不但不能敏锐察觉自己的躯体感觉、情绪和需要,而且会压抑它们。他们往往将那些不希望看到的心理活动压抑到潜意识中去。长期的压抑不仅使这些感觉、情绪和需要得不到正常的表达和满足,使人变得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