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金属材料的改性资料.ppt

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金属材料的改性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渗氮 渗氮又称氮化,是将工件置于含氮介质中加热至500~560℃,使介质中分解析出的活性氮原子渗人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渗氮层深度—般为0.6~0.7mm 渗氮广泛应用于承受冲击、交变载荷和强烈摩擦的中碳合金结构钢重要精密零件,如精密机床丝杆、镗床主轴、高速柴油机曲轴、汽轮机的阀门、阀杆等 工件渗氮后,表面即具有很高的硬度及耐磨性,不必再进行热处理。但由于渗氮层很薄,且较脆,因此要求心部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故渗氮前应进行调质处理。 3、碳氮共渗 碳氮共渗是将碳和氮原子都渗入工件表层的一种化学热处理工艺 碳氮共渗的方法有液体碳氮共渗和气体碳氮共渗两种,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气体碳氮共渗 气体碳氮共渗又分为高温(820~880℃)以渗碳为主的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560~580℃)以渗氮为主的气体氮碳共渗两类 常用的共渗介质是尿素、甲酰胺和三乙醇胺 气体碳氮共渗的共渗层比渗碳层硬度高,耐磨性、抗蚀性和疲劳强度更好;比渗氮层深度大,表面脆性小而抗压强度高;共渗速度快,生产率高,变形开裂倾向小 应用于自行车、缝纫机、仪表零件,齿轮、轴类等机床、汽车的小型零件,以及模具、量具和刃具的表面处理 (三)钢的表面形变强化 钢的表面形变强化主要用于提高钢的表面性能,已成为提高钢的疲劳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工艺措施。目前常用的有喷丸,滚压和内孔挤压等表面形变强化工艺 本章思考题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退火和正火的主要区别? 什么是调质处理? 什么是钢的淬透性? 表面强化的手段有哪些?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机械制造基础 第四章金属材料的改性 主讲:仝勖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本章内容 热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钢热处理的分类和应用范围; 钢表面热处理的原理及应用。 金属材料的改性处理 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主要可以通过如下几种途径: 合金化 即加入合金元素,调整材料的化学成分。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并使其具有耐蚀、耐热等特殊性能 热处理 即金属材料通过不同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式,使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达到改善加工工艺性能和强化力学性能的目的 细晶强化 即通过增加过冷度和变质处理细化晶粒,使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塑、韧性都得到提高。 冷变形强化 即对金属材料进行冷塑性变形,改变其组织、结构,使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 本节主要介绍钢的热处理、钢的表面强化处理等有关内容 一、钢的整体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heat treatment),是将钢在固态下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性能的一种金属加工工艺 通过热处理,能有效地改善钢的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是钢铁材料重要的强化手段 机械工业中的钢铁制品,几乎都要进行不同的热处理才能保证其性能和使用要求。所有的量具、模具、刃具和轴承,70%~80%的汽车零件和拖拉机零件,60%~70%的机床零件,都必须进行各种专门的热处理,才能合理的加工和使用 钢的热处理可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两大类 整体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热处理的过程就是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即通过铁、碳原子扩散而实现相变的过程,相变过程是通过形核核长大两个过程完成的,由于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相界面很多,可以形成许多奥氏体晶核,因此,钢的奥氏体化过程是个晶粒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消除内应力和不均匀组织的过程。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奥氏体化的晶粒大小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很大关系,在相变温度以上,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体晶粒就会长得越大。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钢的奥氏体化晶粒大小对冷却后组织晶粒的大小有直接影响关系,如图所示。钢奥氏体化晶粒细小,冷却后的组织晶粒就小,反之,奥氏体化晶粒粗大,冷却后组织的晶粒也粗大。当然,晶粒越细小,力学性能越好。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奥氏体晶粒的控制方法: 1)控制加热温度:相变点以上30-50摄氏度,不超过100摄氏度。 2)合理的保温时间:为了相变的需要和穿透加热的需要。 3)快速加热、短时间保温。 总之,钢在加热时通过合理控制工艺参数,可以得到细小的奥氏体组织。 (一) 退火和正火 退火与正火主要用于各种铸件、锻件、热轧型材及焊接构件,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