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耐药菌株的选择及判定(邹明祥).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重耐药菌株全球广泛流行 细菌耐药性产生并广泛传播, ——人类抗感染的恶梦?? 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号 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MRSA、VRE、ESBLs、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二OO八年六月二十七日 2009年1月卫生部关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星火计划启动 三年180个省市8个专业组,包括微生物实验室,药房,呼吸,血液,儿科,ICU,感染科,30000-45000个医生或实验室接受培训. 2009年3月启动萌芽计划 3年培训450名二级甲等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技术人员 目的 规范常规微生物检验技术 提高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更新老的实验诊断理念和方法 为二级医院的耐药监测做准备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LSI的简单介绍 NCCLS (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已经被我国卫生部指定为部颁标准 每年有新版 CLSI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 2005年 CLSI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及操作规范 M100-S20Tables: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实施标准 M2-A10:纸片扩散法敏感性试验的实施标准 M07-A8:需氧菌稀释法敏感性试验方法 M11-A7: 厌氧菌敏感性试验方法 M47-A8: 血培养的原则和步骤 M35-A2: 细菌及酵母样真菌的鉴定方法简本 药敏试验折点(敏感限)的确定 MIC与抑菌圈直径的线性关系 不同国家的判定折点 -可能不同 敏感性分类(CLSI的定义) 敏感性分类(2) 培养基 肠杆菌科细菌、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Mueller-Hinton(MH)琼脂 除肠链球菌外的链球菌 5%脱纤维羊血MH琼脂 肠链球菌- MH琼脂 嗜血杆菌属 1%血红蛋白和1%X、V因子复合物MH或Haemophilus Test Medium(HTM),添加SR158。 淋病奈瑟球菌 1%血红蛋白和1%X、V因子复合物GC培养基 培养条件 普通需氧菌: 35℃ ±2 ℃ ,16-18小时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0-24小时 葡萄球菌:33-35 ℃ ,OXA、MET、NAF、VAN 24小时 肠球菌:VAN 24小时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氏菌属等:20-24小时 苛养菌: 35℃ ±2 ℃ ,5%-10%CO2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氏菌属等:20-24小时 流感嗜血杆菌16-18小时 阅读结果的正确光源 葡萄球菌中应注意的纸片法药敏结果阅读 苯唑西林、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 任何有可见的菌落生长均应视作对上述抗菌药物耐药 需在透射光(Transmitted light)下阅读 特殊耐药机制的解读 常见特殊耐药表型 ESBL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碳青酶烯酶 嗜麦芽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 抗菌药物选择 肠球菌的抗菌药物选择 肺炎链球菌的抗菌药物选择 为什么折点会经常修改呢? 1.由于不断变化的耐药机制和细菌菌群分布,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增进了人们对临床反应以及药理学因素的认识。 2.在临床实践中常规使用的许多药物折点源于25年前的临床实践,而这些标准以今天监管水平和保证标准来看是不可接受的。 修改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对肠杆菌科折点的原因 1.出现新的耐药机制,用以前的折点不能可靠地检测出来。 2.MIC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优于对“耐药”机制的检测。 3.减少执行ESBL试验的需要。 1. MIC的分布 2.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定 MIC的折点 3. 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 4. 抑菌圈直径的分布 …………定抑菌圈折点 统计学的线性回归 计算错误率:尽可能减少极重要误差 (假敏感率) 给药方式 解释标准是基于:头孢曲松1g/24h,头孢噻肟1g/8h。 耐药 中介 敏感 R I S Log2. MIC D 1 d2 抑菌圈直径(mm) v 原因: 用药剂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