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题:第十一章第一节].doc

2013年语文高考二轮复习训练题:第十一章第一节].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契诃夫 [俄罗斯]康·费定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年轻时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个秃头的干瘪小老头,并且在一间好办公室的大写字台后面呆着。 有一次,他说:“我写生活。” 是的,他写生活。他的主人公的数量和类型是丰富的。只有最伟大的小说家可以在由他们的想像力所诞生的人物的丰富和不同面貌上与契诃夫相比。 与最伟大的小说家们以自己的人物表现出整个时代的特性一样,契诃夫以自己的典型人物和形式表现出19世纪最后四分之一时期那永远离去的俄国的形象。 由于契诃夫在他的艺术中所介绍的社会的无限广阔性,似乎可以把他与巴尔扎克相比拟。 他生活在一个大世界中,并把这个大世界引向自身,进入阿列克辛市、梅里霍沃庄园和雅尔塔那封闭的角落。大世界并没有给他以安宁。他也没有找到安宁。“干瘪的小老头”只是他想装装样子而已,为的是躲避日常生活的缠扰,独自一人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急于想参加战争的契诃夫决定,必须以一个医生,而不是记者的身份上前线——因为医生将看得更多。这是他的天性——想看得更多。 “如果我是医生(他写道),那么我需要的是病人和医院;如果我是文学家,那么我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而不是在小德米特罗夫卡……我需要哪怕一小部分社会和政治生活,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种面徒四壁的、没有大自然、没有人、没有祖国、没有健康和胃口的生活——并非生活。” 我们的时代以新的目光注视着契诃夫。它发现了契诃夫——这位复杂的、有时不可企及的深刻的作家。 幽默家和独幕轻松喜剧的作者,为自己时代极为喜爱的契诃夫受到许多问题的折磨:我为什么写作?需要我吗?艺术家的事业是什么?我的文学职业的目的是什么? “多余的人”概念的创始人,没落社会黄昏的写生画家,最精细的心理剧和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的作者契诃夫说:“我认为最最神圣的东西,是人的身体,健康、智慧、才能、爱情和摆脱权力与谎言的绝对自由,最后两项无论如何得表现出来。这就是我将遵循的纲领,如果我能成为一个大艺术家的话。” “人们对我作了这样那样的解释。总之,各种荒诞无稽的话!而我——首先只是个人……我热爱大自然和文学,憎恨抱残守缺和专横霸道。” 我们是否在作家契诃夫身上发现了一切?不,远非一切。 但是对我们来说,现在尤为意味深长地、悦耳地响起《海鸥》里那段著名独白中的话: “我爱这水,这树,这天空,我感觉到大自然,它唤起我身上强烈的情感和无法遏止的写作愿望。但我可不是个风景画家,我只是个公民,我爱祖国,爱人民,我觉得,如果我是作家,那么我有责任谈人民,谈他的苦难,谈他的未来,谈科学,谈人的权利,等等,等等。” (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俄罗斯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寒青译,有删改) (1)文章第二段中“他说:‘我写生活。’”一句在文中的含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接下来的两段里作者给出了“他说:‘我写生活。’”的真正含意,即主人公(形象)的数量和类型是十分丰富的,契诃夫表现了19世纪末俄国的时代生活特性。 答案:含意:①契诃夫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主人公(形象)的数量和类型是十分丰富的。②契诃夫表现了19世纪末俄国的时代生活特性(或19世纪末俄国的社会的广阔性)。 作用:领起全文(或领起下文)。 (2)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请选择两种写作手法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其表现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最明显的即为对比,将契诃夫与巴尔扎克对比,其次是引用,引用契诃夫的原话。对比的作用是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答案:对比手法的使用:用巴尔扎克等作对比,说明了契诃夫巨大的文学成就;引用手法的使用:为了说明契诃夫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和创作追求,作者引用了较多契诃夫的原话,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我们的时代以新的目光注视着契诃夫”,这句话的深层含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