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连杆机构之机械经典要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平面连杆机构及其特点 1 什么是平面连杆机构 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用平面低副连接而成的机构。 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1 §3·1平面连杆机构及其特点 §3·2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其应用 §3-3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8-4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设计 §8-5平面多杆机构 ? 连杆机构的不足 1. 难以平衡其惯性力。因此,限制了它在高速下的使用。 §3-2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铰链四杆机构 基本术语: 机架----相对静止的构件 连杆----作平面复杂运动 连架杆----与机架相连构件 曲柄?周转副A,B 摇杆?摆转副C,D 1.1 曲柄摇杆机构 1.2 双曲柄机构 1.3双摇杆机构 2.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式 A 变换不同构件为机架 B 改变机构的相对尺寸 §3-3 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1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 2 急回运动和行程速比系数 K 3 压力角、传动角及死点位置 §3-4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综合) 用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 四杆机构综合的解析法 2)按给定系列刚体位置设计铰链四杆机构 3 )按给定轨迹综合四杆机构 C C1 C2 A B ? a k ?max ?min P D 按给定轨迹设计铰链四杆机构 M(x,y) X Y 已知:封闭连杆曲线M(x,y) 实验法步骤: 1)任取铰链A点位置?max= a + k ?min= k - a a = (?max - ?min) / 2 k = (?max + ?min) / 2 2)取二杆组a,k保持P点沿连杆曲线M(x,y)运动。观察与BP杆固接的其它杆Ci端划出的轨迹。  3)直至找到一段往复重叠的圆弧曲线,该圆弧中心即为固定铰链D点。如找不到则重复1)。 C A D B a b d c X Y 1 2 3 1) 按给定连架杆的对应转角关系设计铰链四杆机构 已知条件:两连架杆的对应转角关系 ?3i =f (? 1i) (i = 1,2,3…..n) 待求参数:相对杆长 M , N , L 及初位置角 ao , ?o ( a / a = 1 ; b / a = M ; c / a = N ; d / a = L) 建立杆长封闭矢量方程 a + b = c + d ao ?o 1 1′ 2′ 3′ 4′ ?2i ? 1i ?3i ?11 ?12 ?13 ?31 ?32 ?33 四杆机构综合的解析法 2 4 3 将一系列给定的 ?1i ~?3i代入方程,得到一非线性方程组,解出 P0 、P1 、P2和 ao , ?o 进一步可求解M , N , L。 将矢量方程向XY轴投影可得 a cos(?1i+?0)+b cos ? 2i= d + c cos (? 3i + ?0 ) ; a sin(?1i+?0)+b sin ? 2i= d + c sin (? 3i + ?0) ; 上两式联立消去中间变量? 2i 。然后,代入相对长度,经整理后得: cos (?1i+?0) = P0( cos ? 3i + ?0 )+ +P1 cos (? 3i + ?0 - ?1i-?0)+ P2 ; ? 对于铰链四杆机构最多只能精确实现五组对应转角。 ?若给定的对应转角少于5组,将有无穷多解。当选定 ?0 ?0 ,给定三组对应转角时,只需求解线性方程组。 ?若给定的对应转角超过5组,则无精确解。只能用优化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得近似解。 其中;P0=N;P1= -N/L;P2=(L2+N2+1- M2)/(2L) 结 论 关于按期望函数综合铰链四杆机构 1。概念:要求四杆机构的两连架杆转角关系满足给定的函数关系 ? =f(? ) 2。实现:使四杆机构能够实现的关系 ? =F(?) 尽量满足给定的函数关系 ?i ?m A ?m ?i D ?0 ?0 ?按给定的函数关系? =f(? )选择一系列?i ~ ?i,然后同上。 · · · · ? =f(? ) ? =F(?) ? 0 ? m C3 ?m ?0 ?i ?i ??i ~ ?i按怎样的分布选插值点才能使逼近的精度更高呢? 使用切贝谢夫公式: 2 ?i = ? 0 + ? m 2 - ? 0 + ? m cos( ) 2i-1 2m 180o 插值点数 ?2i Mi(xi,yi) 2 X Y O a b c d A B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考学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