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3′ 5′ 一 二 第三轮 第一轮 第二轮 第四轮 4)将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 tRNA的结构和功能 功能: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专一性强,每种氨基酸至少有一种tRNA。 结构:“三叶草”结构。tRNA的核苷酸链通常是通过回折形成三个环的“三叶草”结构,其中底部的一个环为反密码环,它能通过底部的反密码子去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 蛋白质合成分为四个阶段: (1)氨基酸活化 (2)起始阶段 (3)肽链延伸阶段 (4)蛋白质合成的终止与肽链释放 三、 DNA的变性和复性 (一) DNA的变性 概念:当天然双链DNA受热或其他因素的作用下,两条链之间的结合力被破坏而分开成单链DNA,即称为DNA的变性。      缓慢加热或提高pH DNA双链         DNA解开成单链      碱基对间氢键破裂 教材209页 (二) DNA的复性 概念:变性DNA溶液经适当处理后重新形成天然DNA的过程叫复性,或叫退火。         高温变性DNA     天然双链DNA 降温至自然温度 复性随机性: 用非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的DNA  变性 复性 25%14N双链DNA 25%15N双链DNA 用放射性同位素14N标记的DNA 一条14N单链 50%杂交DNA                             一条15N单链 4. 微生物的细胞分裂 由于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两者成倍增加,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在细胞的中部合成横隔膜,最终将两个子细胞分开,细胞分裂完成。 第二节 微生物的变异     微生物的变异:微生物的变异是指微生物在形态或生理生化或其他方面的性状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这时的微生物发生了变异,成了变种或变株。 变异现象:    形态的变异    毒性的变异    代谢特性变异    抗药性的变异    抗原性的变异     一、变异的实质——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DNA被某种因素引起碱基的缺失、置换或插入,改变了基因内部原有的碱基排列顺序,从而引起其后代表现型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机制: 碱基置换:     转换: A?G T ? C 颠换: A ? T A ? C G ? C G ? T     移码突变:             ↑     缺失:ABC ABA BCA     插入: ABC A↓B CAB C   突变的性状在当代不表现,而在子代表现(表现型)。 例:当DNA链上A-T碱基对发生差错,接上G,成了G-T对,它的性状没在当代表现,当DNA再次复制时,按碱基配对原则,本应A-T配对,却成G-C配对,其后代就表现出与正常体不同的突变体。  正常亲链 复制子链   A T A T A T  转换变异亲链    复制子链   G T G C A T 二、基因突变类型          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效应(各种短波辐射、H2O2等)      自发突变       互变异构效应              紫外辐射                 X-射线  二大类        物理诱变 γ-射线            快中子 β-射线 激光      诱发突变  化学诱变       两种或多种诱变剂先后使用      复合处理及其协同效应 同一种诱变剂重复使用                      两种或多种诱变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