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创伤急救讲课.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溺水 一、概述 二、现场救护原则和方法 迅速将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置溺水者头低臀高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呼吸抑制立即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换上干净的衣服,注意保暖;尽快转送医院。 触电 一、概述 二、症状 三、现场救护原则方法 脱离电源(不要在电源未断开前,去拉伤员或直接接触伤员身体,以免发生抢救者自身触电)、心肺复苏、包扎伤口、急送医院。 烧伤、烫伤 一、概述 二、症状 三、现场救护 立即脱离险境 ,带火者立即卧倒、就地打滚灭火 ,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洗伤肢,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消毒敷料覆盖伤处,口渴严重可饮淡盐水,急送医院。 气道异物梗阻 救治手法 1.拍击胸背部 2.腹部冲击法 3.倒悬排击法 双眼三角带包扎 用于双眼外伤 头部三角带十字包扎用于下颌 耳部 前额颞部外伤 颈部三角带包扎 外伤急救包扎术 颈部包扎 用于颈部外伤 有三角巾包扎(见上图) 绷带包扎两种 外伤急救包扎术 胸 肩 背 腋下部 包扎 胸部三角巾包扎 用于一侧胸外伤 背部三角巾包扎 似胸部 外伤急救包扎术 侧胸部三角巾包扎 用于单侧侧胸壁外伤 外伤急救包扎术 肩部三角巾包扎 用于一侧肩部外伤 腋下部三角巾包扎 用于一侧腋下外伤 外伤急救包扎术 腹部包扎 用于腹部及会阴部外伤 外伤急救包扎术 上下肢包扎 关节8字包扎 外伤急救包扎术 手部 脚部包扎 三角带和绷带都可用 外伤急救包扎术 三.固定术 针对骨折 防止骨折移位而损伤血管神经 并不是骨折复位 动作要轻 固定要牢 松紧要适宜 要有衬垫 (一)材料 木制夹板 钢丝夹板 充气夹板 负压气垫 塑料夹板 其他:颈围等各种特殊固定架 就地取材 外伤急救固定术 (二)固定方法 头部固定 胸部固定 锁骨骨折固定 肋骨骨折固定(同胸部外伤包扎) 外伤急救固定术 四肢骨折固定 肱骨骨折固定 肘关节固定 外伤急救固定术 尺桡骨骨折固定 外伤急救固定术 指骨骨折固定 股骨骨折固定 外伤急救固定术 胫腓骨骨折固定 颈椎骨折固定 外伤急救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固定 外伤急救固定术 骨盆骨折固定 外伤急救固定术 伤病员搬运术 有徒手搬运和器械搬运两种 徒手搬运 搀扶 徒手搬运 背驮 呼吸困难胸外伤不适用 外伤急救搬运术 徒手搬运受托背扛 外伤急救搬运术 徒手搬运 双人搭椅 双人协调合作 步调一致 外伤急救搬运术 徒手搬运 拉车式 外伤急救搬运术 脊柱脊髓损伤搬运 防止扭曲脊柱部 外伤急救搬运术 搬运者的自我保护 正确姿势和提抬技术 搬运者相互协调 必要的保护措施 外伤急救搬运术 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 一、地震 二、火灾 三、交通事故 四、一氧化碳中毒 五、溺水 六、触电 七、烧、烫伤 八、高原病 九、气道异物梗阻 一、地震救护原则: 1、先近后远,先救近处的人,后救远处的人。 2、先挖后救,挖救结合。 3、先救命后治伤。 4、对开放性伤口给予包扎,骨折应固定。 5、检伤分类,分清轻重缓急,有效实施抢救运送。 6、加强人文关怀,积极开展心理支持治 疗。 地震现场急救 1、在埋在瓦砾中的幸存者,先建立通风孔道,以防窒息。 2、挖出后立即想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检伤及相应的处理。 3、因恐惧,伤员原有心脏病、高血压可加重、复发,引起猝死,应特别关注。 4、身处危险环境中自救。 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或其他危险物,用砖石木棍等支撑。 扩大周围的活动空间。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不要大喊大叫,保存体力,用敲击方法求救。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保护和节约饮用水、食物。 各种避震场所 原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方法,就近选择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逃离危险场所,避开易发生次生灾害处,切断危险源,避免人为事故。 1、在室内避震 在空间小的地方躲藏。不要跳楼和站在窗边,不要去阳台。 2、在学校、公共场所避震 3、在户外避震 火灾救护原则 1、报警 2、火灾初期采取措施(最有效)。 3、撤离 (1)匍匐前进、逃出门外 (2)浸湿外衣,从下楼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