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志刚:骨斑点症.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詹志刚:骨斑点症

骨斑点症X线诊断 詹志刚 概述 骨斑点症(osteopoikilosis)为罕见的骨质异常增生性疾病, 又称为周身性致密性骨炎、周身性脆性骨硬化症或播散性致密性骨病、弥漫性致密性(或浓缩性)骨病、家族性弥漫性骨硬化症和点状骨,是一种罕见病症。1905年由Stie ola首先发现描述,1915年Albers-Schonbery报道典型病例,1916年由Ledoux将本病正式命名为骨斑点症。 临床描述 骨斑点症是无害的骨质硬化性疾病,罕见,据统计发病率不足人群中的1/1000万。 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为X线检查偶然发现,可见于任何年龄,男多于女。 化验室检查一般阴性,血钙、磷正常。 本病最好发于管状骨的骨骺、干骺端等松质骨内,还可见于某些扁骨和不规则骨内 。 病理 据病理观察骨松质内有多个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小骨块。骨斑点症与骨岛除病灶大小多少不同外,其部位和影像学与组织学表现均相似,故推测两者的发生机理相仿。可能系外围的层板骨与增粗的骨小梁相连,骨板和骨小梁不伴有缓慢的骨增生,而缺乏相应的骨吸收,致骨的改建发生障碍,病灶部位存在一种不稳定因素,即潜在的活跃的骨改建,病变可消失或增大的病理学为基础,但本病不侵及骨膜、关节软骨,并且不发生炎症、恶性变和病理骨折。 临床特点? 本病无临床症状,均为查体或检查其它病时发现本病。 本病与年龄性别无关,本组从22~58 岁,文献报道年龄从4个月~90岁均有发病。 X线表现 最常见于管状骨的干骺端和骨骺,很少发生在骨干,亦可见于骨盆。椎体、颅骨和下颌骨很少发病。 病灶多累及长骨的两端,典型表现为在密集于干骺端及骨骺松质骨内,散在有数量不等的结节形、类圆形、椭圆形或条状致密影,长轴与骨长轴平行。在髂骨和肩胛骨则以髋臼和关节盂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越靠近关节病灶越密集,且密度越浓。病灶可相互融合成片而遮盖正常骨组织。 斑点大小为2mm-2cm,边缘光整,也可不规则,有时多个斑点相互重叠而呈不规则形融合。斑点中心部位可透亮。 病灶侵及骨的松质骨,骨皮质与骨轮廓和关节皆正常,骨膜及关节软骨不受侵犯,关节面光滑,关节间隙匀称。 生长发育停止后,病变一般不再变化,但有时可消失或出现新病灶。 ECT检查见显影后骨骼放射性分布不均匀,骨松质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骨钙化灶。骨显像对应性放射性增强。据上述表现视全身骨显像多处骨代谢增强灶,为骨质代谢异常。 鉴别诊断 成骨性骨转移瘤: 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有明显的疼痛症状。 有原发病灶,转移灶呈单发或散在多发性骨质增浓病灶。 常见于脊柱、骨盆、长骨的近端及扁骨,病灶边界毛糙,呈浸润性生长;骨斑点症很少累及颅骨、肋骨、脊柱、胸骨、锁骨。 转移灶无密集对称性。 其病灶直径均较大,直径一般在1.0cm以上。 本症误诊的原因主要是临床及放射科医师对本病缺乏认识,未想到本病的可能。 ?? 鉴别诊断 骨蜡泪样病: 临床有疼痛,患侧肢体短缩。 病变发生于长骨骨干和干骺端的骨内和骨皮质外,好侵犯单一肢体 呈不规则条状骨硬化,增生的骨质自上而下沿一侧向下流注,很象蜡烛泪故而得名。长骨偏侧骨皮质内骨质增生、硬化,骨密度极高,骨小梁消失,骨髓腔变窄。可向皮质外突出,表面凹凸不平或波浪状。 在跟骨、跗骨,腕骨等,增生骨质以斑点、片状致密硬化,增生骨质不超过骨皮质外缘, 无轮廓改变。骨质硬化病变跨关节伸展,关节两端有新生骨堆积,关节面保持光滑。 鉴别诊断 骨减压病(潜水病): 病理改变主要为缺血性坏死病变。 好发于长管状骨两端,很少发生于四肢短骨 成条索状硬化斑,并有囊状透光区。 关节改变:邻近关节坏死灶可使关节面塌陷,晚期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囊及韧带可见钙化或骨化。 患者有潜水作业史。? 讨论 骨斑点症是罕见的无害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又称弥漫性致密性(或浓缩性)骨病、家族性弥漫性骨硬化症和点状骨,可能有家族遗传性(此病人父母陪同来的,我为其父母透视未发现类似改变),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为X线检查偶然发现,可见于任何年龄,男多于女,化验室检查一般阴性,血钙、磷正常。 讨论 骨斑点症(Osteopoikilosis)是一种罕见病,据统计发病率不足人群中的1/1000万[1] ,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是由于骨内具有弥漫性斑点状致密骨质而得名。既往文献曾称局限性骨质增生症、弥漫性浓缩性骨并家族性弥漫性骨硬化症、点状致密骨病等。本病最好发于管状骨的骨骺、干骺端等松质骨内,还可见于某些扁骨和不规则骨内 。据病理观察骨松质内有多个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小骨块。骨岛与骨斑点症除病灶大孝多少不同外,其部位和影像学与组织学表现均相似,故推测两者的发生机理相仿。可能系外围的层板骨与增粗的骨小梁相连,骨板和骨小梁不伴有缓慢的骨增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a9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