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92幻灯片.ppt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菌包使用法 注意事项 (1)检查无菌包的包外化学指示物变色是否均匀,有效期及质量,包布潮湿、破损时不可使用。 (2)开包、关包时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污染包内无菌物品,不能跨越无菌区 。 (3)无菌物品一次未使用完,关包后要准确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剩余物品可在24h内使用。 戴、脱无菌手套 戴无菌手套法 戴无菌手套的难点 戴第一只手套时第二只手套外面接触衣袖 开始戴第二只手套时 手指容易触及第一手套的反折部分(内面) 戴第二只手套时手背内卷(最大的难点) 翻边扣衣袖容易污染已戴手套的手指和手掌部分 戴手套时双手靠近护士服、桌面等非无菌物品 戴第二只手套时第一手的拇指“帮忙” 难点一: “戴第一只手套时第二只手套外面接触衣袖” 应对策略:变两只手位置平行为第一只手上翘,同时手套口反折部分尽可能宽,保证双手朝向前下方。 难点二: “开始戴第二只手套时 手指容易触及第一手套的反折部分(内面) ” 应对策略: 第二只手的手指伸进手套时手指必须伸直甚至向手背反翘。 难点三: “戴第二只手套时手背内卷” 应对策略: 三角形戴法 难点四: “翻边扣衣袖容易污染手套的手指或手掌部分” 应对策略:在充分利用食指、小指的同时,注意避免单纯向肘关节方向用力,同时两手的角度不能太小,而应在向身体中轴方向用力的同时两手角度基本垂直 。 脱无菌手套 注意事项 1戴手套时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 2戴手套发现破洞,立即更换。 3脱手套时,翻转脱下。 4戴好手套后清除手套上的滑石粉,避免落入无菌区,刺激组织。 5脱手套时,如有脓血等污物,先用消毒液清洗,然后脱下手套;脱手套时应从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强行拉扯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谢谢! * * * * * * 无菌技术 仁爱医院 概述 无菌技术是指专门用于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进行侵袭性操作(手术、有创治疗)时,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极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袭。 进行一些进入人体组织、器官的无创操作(导尿、插管等)时,通过不当的操作,极易将微生物带入人体组织、器官。 如何在操作中加强与正确执行无菌技术是当前需要强调的问题之一。 无菌术的发展史 1846年匈牙利塞梅尔魏斯:漂白粉洗手 1867年英国Lister:石炭酸冲洗手术器械和浸湿纱布. 1887年德国贝格曼对伤口进行清洁和包扎;并采用了一列的消毒方法。 1889年德国菲尔布林格提出手臂消毒。 1890年霍尔斯特德倡议戴橡皮手套。 主要内容 无菌技术概念 1 无菌操作意义 2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4 一、概念 (一)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二)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三)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四)有菌区:是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是经过灭菌处理而被污染的区域 (五)污染:是指凡是直接或间接的与致病微生物相接触 无菌操作意义 抗菌素不能代替无菌术 切口感染 微生物导致感染 工作环境 医院病原微生物易生长 外科手术是一大威胁 最常见的疾病 充满微生物 常见病原微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类杆菌,克雷百氏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链球菌,肠球菌,厌氧球菌等 感染的危害 感染 破坏局部组织 全身中毒反应 重要脏器功能 死亡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不可跨越无菌区 无菌钳取无菌物品 防止交叉感染 环境清洁 人员要求 标明灭菌日期 分柜放置 定期检查 操作前 操作中 无菌物 品保管 环境准备 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物品布局合理 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操作前人员的准备 衣帽整齐 剪短指甲、规范洗手、手消毒 带口罩 必要时穿无菌衣, 戴无菌手套 无菌技术操作前的个人准备 戴工作帽法 戴口罩法 无菌物品保管原则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标志明显,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不可长时暴露于环境中 包外标识字迹清晰、书写规范,包外化学指示物变色均匀 过期、受潮不可再用 操作中保持无菌的原则 操作时:面向无菌区域,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20cm距离 ;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 四不可:跨越,讲话,咳嗽,打喷嚏 取物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用后处理 无菌物品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均不可再用,应更换,并重新灭菌。 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无菌持物钳的使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