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运行现状分析.doc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运行现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运行现状分析 1、风电及光伏发电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经达到4.3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32%,其中风电产业全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981万千瓦,创历史新高,累计装机容量达到9637万千瓦,占全球风电装机的27%;光伏发电累计电网装机容量2805万千瓦,同比增长60%,新增装机容量1060万千瓦,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五分之一。 2014年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了10.3%。应该说我们的可再生能源基本上还是按照预期在发展。 2014年风电发电量1534亿千瓦时,占到2.8%。尽管风电在以这样的高速度发展,弃风限电现象有所好转,但仍未消除。2014年全国平均弃风率为8%,除新疆外其余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弃风限电率最高的为吉林和新疆,达到15%。 2014年光伏发电快速增长,仍以大型电站为主,分布式光伏发电刚刚起步。具体而言,大型电站新增858万千瓦,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分别达到517兆瓦、413兆瓦、356兆瓦、217兆瓦、302兆瓦;分布式光伏新增202万千瓦,低于国家规划预期,其中江苏和河北增长较快,分别达到了257兆瓦和150兆瓦。 接下来工信部将推动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光伏企业兼并重组项目的实施,以点带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近期工信部配合银监会,加强行业规范与信贷融资,补贴发放协同联动,形成规范条件对行业发展和相关资源投入的标杆作用。 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尽管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在我国尚处于研发示范阶段,项目开发条件与欧美有较大差距。目前只有少数项目并网发电,多个项目处于在建、筹建阶段。 2、生物质能 截至2013年底,除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以外,全国已经有28个省(市、区)开发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全国累计核准容量达到12226.21兆瓦,其中并网容量7790.01兆瓦,占核准容量的63.72%。 江苏省、山东省生物质发电累计核准容量分别为1395兆瓦、1376兆瓦,分别占全国累计核准容量的11.42%、11.27%,居全国前两位。核准容量排在三至六位的是湖北省、浙江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六省累计核准容量占全国总核准容量的50.08%。 浙江省2013年新增核准容量为547.3兆瓦,占全国新增核准容量的15.89%,是全国新增核准容量最多的省份。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生物质能发电区域分布特征比较明显,主要受资源因素和各地区生产特性的影响,燃料资源丰富的地区生物质能发电项目规模效益较高,有利于降低成本。分地区看,生物质能发电装机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并网容量达3514.84兆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5.12%,居全国首位。华中地区、南方地区分别以1438兆瓦和1096兆瓦位列全国第二第三位。 2013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生物质发电上网电量356.02亿千瓦时。其中,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上网电量分别为51.95亿千瓦时、44.31亿千瓦时、38.99亿千瓦时、36.38亿千瓦时,四省合计上网电量约占全国总上网电量的48.21%。 3、海洋能 海洋能是指海洋中蕴藏的各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和海流能。据科学家估算,全世界海洋能的总储量约766亿千瓦,技术上可利用的储量约为64亿千瓦,大约与当前全世界发电装机总功率相当。 我国海洋能资源相当丰富,理论储量超过15.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达6.5亿千瓦,如果能够有效开发利用,将大大缓解沿海地区的能源供给压力。 如今我国潮汐发电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江厦潮汐电站已稳定运行30多年;潮流能发电技术目前正处于工程示范阶段,浙江大学60千瓦潮流能机组累计发电量超过2万千瓦时,大连理工大学15千瓦机组完成了海试;波浪能技术处于装备研发阶段,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浙江海洋学院等波浪能装置海试效果较好;温差能和盐差能方面开展了一些技术研究与试验。 目前我国正规划在山东威海、浙江舟山、广东万山建设3个海洋能海上试验场。这三大海洋能试验场作为我国海洋能测试与产业孵化基地,预计到2020年有望完成基本试验场建设工作。 从2012年开始,我国加大海洋能海上试验场建设的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已立项2.8亿余元支持海洋能海上试验场建设,规划建设了山东威海、浙江舟山、广东万山三大国家海洋能试验场及示范基地。 我国首个国家级浅海海上试验场于2014年11月落地山东威海,该试验场海域的波浪和潮流资源可满足波浪能、潮流能发电装置模型/小比例尺样机试验的需求,同时周边科研、交通、制造加工等基础条件优越,可为后续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