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质遗传(核外遗传)教材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粒体基因转录特点 与核基因转录比较,mtDNA的转录有以下特点: 1.两条链均有编码功能 2.两条链从D-环区的启动子处同时开始以相同速率转录,L链按顺时针方向转录,H链按逆时针方向转录 3.mtDNA的基因之间无终止子 4.tRNA基因通常位于mRNA基因和rRNA基因之间 确定一个mtDNA是否为致病性突变的标准: 突变发生于高度保守的序列或发生突变的位点有明显的功能重要性 该突变可引起呼吸链缺损 正常人群中未发现该mtDNA突变类型,在来自不同家系但有类似表型的患者中发现相同的突变 有异质性的存在,而且异质性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大片段重组 缺失和重复,以缺失为主 如:8483—13459之间5.0kb的缺失(KS综合症) 8637—16073之间7.4kb缺失(与衰老有关的退行性疾病) 4977bp 、7345bp和7599bp缺失与精子活动力障碍有关( Kao et al) mtDNA数量减少 AD或AR遗传,与nDNA有关  多质性 人体不同类型的细胞含线粒体数目不同,通常有成百上千个,而每个线粒体中有2~10个mtDNA分子,由于线粒体的大量中性突变,因此,绝大多数细胞中有多种mtDNA拷贝,其拷贝数存在器官组织的差异性。  遗传瓶颈效应  异质性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非常复杂,人类的每个卵母细胞中大约有10万个mtDNA,但只有随机的一小部分(2-200个)可以进入成熟的卵细胞传给子代,这种卵细胞形成期mtDNA数量剧减的过程称为“遗传瓶颈效应”。   瓶颈效应限制了下传的mtDNA的数量和种类,造成子代个体间明显的异质性差异,甚至同卵双生子也可表现为不同的异质性水平。 不均等的有丝分裂分离 细胞分裂时,突变型和野生型mtDNA发生分离,随机地分配到子细胞中,使子细胞拥有不同比例的突变型mtDNA分子。这种随机分配导致mtDNA异质性变化的过程称为复制分离。    在连续的分裂过程中,异质性细胞中突变型mtDNA和野生型mtDNA的比例会发生漂变,向同质性的方向发展。 (2)叶绿体DNA的基因组成 从地钱、烟草和水稻叶绿体全序列分析(表20-6)表明ctDNA基因组成有以下特点: ①基因组由两个反向重复序列(IR) 和一个短单拷贝序列(SSC)及一个 长单拷贝序列(LSC)组成; ②IRA和IRB长各10-24Kb,编码相同,方向相反; ③ctDNA启动子和原核生物的相似; ④尽管ctDNA大小各不相同,但基因组成是相似的,而且所有基因的数目几乎是相同的,它们大部分产物是类囊体的成分或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表10-5); ⑤tRNA基因,约30-32个,有内合子存在; ⑥所有叶绿体基因转录的mRNA都由叶绿体核糖体翻译。 (3)叶绿体遗传系统与核遗传系统的关系 叶绿体蛋白分为三类: 一是叶绿体DNA编码的 二是核DNA编码的 三是核DNA和叶绿体DNA共同编码的(亚基) 叶绿体也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叶绿体中所有的核糖体与线粒体核糖体、胞质核糖体完全不同。它们的沉降系数为70S,由大小不等的两个亚基(50S和30S)组成,和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十分相似 核糖体的大亚基至少含有2个rRNA片段,每个片段一个拷贝:23S和5S。小亚基含有一个拷贝的16S rRNA 很多核糖体蛋白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 六、核外遗传与植物雄性不育 1、植物的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植物花粉的败育现象,在植物界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雄性不育的利用:在杂交育种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自花受粉,以免干扰产生杂交种子。用人工去雄的办法是不可能在万顷大田中实现杂交育种。而雄性不育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雄性不育产生的机制:核不育型和质-核不育型 (1)核不育型:基因的突变,较少,不能产生后代 隐性基因控制,msms纯合子表现雄性不育,杂合子后代呈现孟德尔式分离 (2)质-核不育型 它是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相互作用所控制的不育 (1)雄性不育系: ( s )rfrf,(s)是指细胞质不育因子,rf是表示核内可使雄性不育得到恢复的一对等位基因( rf 隐性不起作用)。 (2)保持系:(N)rfrf,该品系细胞质中没有雄性不育因子,是正常的,而核中rf是隐性的,不能使植物恢复可育。 ♀ (s)rfrf × ♂ (N)rfrf → (s) rfrf 雄性不育,用于杂交育种 表现为母性遗传 ■(3)恢复系:(N)RfRf 这种品系不仅细胞质中无雄性不育因子,而且核中还存在能使雄性不育子代恢复可育性的基因Rf ♀ (s)rfrf × ♂ (N)RfRf → (s) Rfr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