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立体农业增产的原理和模式构建要点.ppt

第二章立体农业增产的原理和模式构建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立体农业增产的原理和模式构建要点

立体农业 专 业: 农学 主讲教师: 陈振武 贾宝艳 授课对象: 08农学 第二章 立体农业增产的原理和模式构建 第一节立体农业增产的 理论依据 一、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 二、提高物质转化率 三、生物之间的竞争与互补效应 一、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 1、提高光能利用率 立体栽培,由于间套作物的合理搭配,优势行率高,变平面用光为立体用光,冠层中下部(尤其是主套作物玉米)受光面积增加,受光分布均匀,受光强度提高,受光时间延长,边际效应明显增强,光能利用率提高。 日本最优作物品种光能利用率:玉米1.29%~2.18%;水稻1.20%~1.58%,大豆为0.71%~1.02%。 国际最优作物品种的水平,一年生作物全生育期光能利用率最高也只有2%。 中国一般水平为0.3%~0.4%,世界一般水平为0.2%。 理论推算:光能利用率的理论值为5%。番茄、豆角、烟草、大豆、马铃薯、水稻、小麦光强达到3×104~5×104勒 克斯范围时,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称为C3植物。玉米、高粱、甘蔗、向日葵,当光强度达到8×104~10×104勒克斯时,光合作用强度还会继续增强,称C4植物。 不同立体种植模式的光能利用率 提高光能利用率主要表现四个方面: 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有效叶面积和叶日积。如玉米、番茄立体种植,比单种番茄有效叶面积增加15%~36%,叶日积增加49.25%。 增加光照强度。 如玉米间作花生,距地面25cm处光照强度比单作玉米提高2.7%,50cm处提高42.7%。 能提高光合效率。 玉米、番茄立体种植,净同化率比单作玉米提高0.8~2.4g/㎡·日,比单作番茄提高1~3.8 g/㎡·日。 能增加作物田间光照时间。 如粮菜瓜粮立体种植,绿叶期可比瓜粮两茬增加5个月;小麦、玉米立体种植,比麦后玉米直播绿叶期增加1个月左右。 2、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 (1)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复种指数 不同种植形式积温天数的变化 (2)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①由于多层种植,地面覆盖度大,增加了阻截雨水的能力,减缓了地表径流,延长了雨水渗透到土壤中的时间,有利于土壤含水量的提高。 ②不同作物根系分布的深度和根幅范围大小不同,增加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面积,有利于充分利用不同层次中的各种形式的土壤水分。 (3)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①由于多层种植,增加了地面生物产量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所以能迅速提高土壤肥力。 ②由于种养结合,增加了动物粪便而提高土壤肥力。稻田养鱼土壤养分的变化,其有机肥和全氮含量都比对照提高1倍左右。主要是鱼类的肥田作用和由于鱼类的活动加速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过程的结果。 二、提高物质转化率 1、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转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闭合式的循环,基本上不受人工环境的干扰,没有外系统的物质参与。因此,它的物质生产总量和转化总量是有限的。在自然条件下,有机物流入食物链时,随着营养阶段的提高,其物质流和能量流逐步变小。 2、农业生产系统的物质转化 农业生产系统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过程。食物链简单的单一种植业的特点是净生产量不高,物质转化和利用效率不高。通常绿色植物的净生产量等于总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再减去有机枯死量和残落量,可供人们直接需要的产品不过20%左右。 全世界农耕地生物产量约200亿吨,其中食物仅为60~70亿吨,只占总生物量的30%~35%。大量非直接食用的生物产量没有充分利用。 据中国估算,仅秸杆、秕壳、禾草、麸糠、渣饼等农副产品,约有5亿多t。据福建省每年大约有生产米糠24.5万t,麸皮3万t,饼类3.5万t,稻草550万t,甘薯 藤 80万t,甘蔗梢70万t,小杂鱼3.75万t,资源多数一次用,回收率很低。 500kg稻草含氮,相当于4.45kg尿素,磷:6kg过磷酸钙,钾:12.5kg氯化钾。据江西省南城县估算:全县烧掉稻草9.5万t,相当于损失尿素84.5万kg,过磷酸钙114万kg,氯化钾297.5万kg。 3、立体农业模式的物质转化 (1)物质转化利用的多次性 立体农业在单位面积上集中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于同一生产系统内,组成人工食物链,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物质转化利用的多次性。 (2)立体农业模式物质转化过程 ①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的食物产品,并保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必须进行人工合理干预,即加入转化环节。 ②最大限度地增加第一性物质生产的同时,要尽可能延长食物链,在系统内增加主副产品的转化利用的次数,发挥残渣资源的潜能。 ③立体农业模式总体生产效率,是由各级生产和再生产环节组成的。要获得总体生产率的提高,必须从各个环节入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