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官塘卓姓来自珠玑巷(2008.11.28.).docVIP

珠海官塘卓姓来自珠玑巷(2008.11.28.).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珠海官塘卓姓来自珠玑巷(2008.11.28.).doc

广东珠海官塘卓姓来自珠玑巷 作者:卓稚雄 卓姓是战国末期楚王族的后裔。发祥地和早期的迁徙局限于中原。汉代特别是南北朝以后,中原卓族因为战乱、仕途,不断迁徙南移。近年各地整理族谱,对先祖历代的迁徙,大体觅得根源。广东、广西、海南等多数卓姓,是早年迁徙福建的卓姓后裔。但珠海官塘卓姓,有别于卓姓的福建族系,官塘卓姓先祖的迁徙,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年代,路线是河南开封—浙江诸暨—南雄珠玑巷—珠江三角洲(广州、珠海),与珠三角多数中原南移的广府族姓的经历相同。 本来,古时重视世系族谱,望族尤甚。珠海官塘村卓姓是西河望族,在官塘村聚落人口曾达数千,移居海外始于十七世纪,侨民估计逾万。但官塘卓姓,自战国以后至宋末以前的世系记述,至今未见遗传。据现存明、清古族谱记载,这是因为南宋末年,避兵燹,在迁徙时典籍散失所致。由此,割断了官塘卓姓自秦代到南宋末年的世系记录和迁徙历史。 虽然到明、清时期,官塘卓族中的贤能又“耳于先辈”—凭长者的口传,重修了族谱。但“世远年湮,往者不无缺略……”,“……不知几世,迁居者不知几人,名讳世数不可得而详……”(注一)。重修的族谱只能记录宋末明初南迁今中山雍陌以后的世代。“奉(按:官塘一世祖的父亲卓奉)之考妣及上世祖考妣与分支之祖考妣,记载纷查无序”,只好“阙之可也”(注三)。即使是这些重修的族谱,后来又多次失轶。“兴公过江时携有一谱,世纪昭载。成弘间(按:明代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栖梧公失于兵燹中也”(注一)。又“惜遭正统黄寇之乱(按:1448年广东黄萧养起事),庐舍焰为余灰,谱帙遂亡”(注一)。 因此,近代官塘卓姓族人对先祖的来源仅有先辈口传“由珠玑巷迁来”的模糊概念,对先祖迁徙过程、路线和年代,都不甚了解。 最近,笔者有机会看到几册卓姓古谱,其中收录不少卓姓先辈的谱序(早至明正德年间,官塘七世孙怀竹于己巳年即1509年撰写的谱序)。细读之后,笔者认为:珠海官塘卓姓始祖卓奉不是福建莆田卓姓的后裔,官塘卓姓不是从福建莆田迁来,而是辗转从江浙到珠玑巷,再由珠玑巷移居珠海。 现存古谱虽然没有记载官塘始祖卓奉以前的世系名录,但谱序中,对官塘卓族历史上迁徙路线和迁徙原因的记述,是十分清晰的。使我们今天去探求官塘卓姓来源,得到唯一可靠和十分明确的依据。只是这些迁徙的年代、跨越的漫长时间、在几处落籍地留驻繁衍多少代,以及世系名录等等,没有详述而已。只要我们将民族发展、社会变迁、朝代更迭的历史与谱序中的迁徙记述对照印证,就不难得出官塘卓族先人的迁徙过程,从而知道官塘卓族的来源。下文就此详述。 * * * 最近有机会看到的零散古谱,包括缮本的原本、复印本和近期抄本共5种7册。收录谱序及记述共10篇。其中有5篇谱序有官塘卓族早年迁徙的简略记述,内容大致相同。现择其中一节作为探讨的依托。 官塘卓氏七世孙怀竹始修于己巳年(1509年)的祖兴房谱(缮本复印件,注一)中,有一篇“又序”,其中有一段至为清晰的记述:“家世相先宋居河南开封府杞县,避金难居诸暨县。亦已诸避元兵迁居南雄沙水里珠玑巷,屋场遗址至今犹存。宋末元兵攻陷吉赣州军民,我祖又涉广城,之今处处有故墓即其处也。……自洪武初居今……因念家世自宋以来三迁至广东,当时于杞、于诸暨、于珠玑巷、于居者,不知几世,迁居者不知几人……”。由此可以看到,官塘卓姓与珠玑巷南迁的广府姓族,经历雷同;而不同源于福建的广东、广西、海南各地卓姓。本文就古谱的上述一节,逐段对照历史进行探讨。 (1)“先宋居河南开封府杞县” 笔者曾在《卓姓源流若干疑问考》一文中,依据战国后期至秦统一的一段动荡历史,结合史载卓姓家族初期的活动,推断卓族早期迁徙时,部分驻留河南,而不是简单地分为安徽、四川两支。(见该文第四节第二、三段)现在看来,这一推断与古谱序中官塘卓姓先祖居地在开封的这一记载是吻合的,在此不再赘述。 (2)“避金难居诸暨县” 到了北宋后期,宋朝在北方入侵的压力下节节失败。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破开封,次年俘徽、钦二帝。宋室南迁,建立南宋。这个时期,引发一次中原向南方的江、浙甚至越过南岭的大移民。今珠江三角洲许多姓氏的族谱记载,先祖多是此时期逐程向南迁徙的移民(注二)。古谱记载官塘卓氏先祖避金难迁到(浙江)诸暨,显然与这段历史吻合,是合理的。迁诸暨显然是北宋末靖康(1126年)的事。 (3)“避元兵迁南雄沙水里珠玑巷,屋场遗址至今犹存。” 元朝的前身蒙古国在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灭金国后,对南宋的军事行动加剧,元军南征战事频频。1271年元建国。古谱记载官塘卓族先祖”避元兵”南迁珠玑巷,当在这一段时间。迁珠玑巷并非途经,古谱撰序的时候,卓姓留驻珠玑巷的“屋场遗址至今犹存”。可见是曾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