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心身障碍的治疗原则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心身障碍的治疗原则要点

2.治疗原则 森田疗法的重点在于陶冶疑 病性素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 消除思想矛盾。“顺其自然,为所 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其 目的是:让患者尽快地摆脱自我中 心观的思维;对不以个人的主观意 志为转移的情绪不必予以理睬;重 视符合我们心愿的行动。 3.治疗方法 (1)住院式。是其基本方法。对住院患者:①简单说明疾病的状况性质和预后;②概要说明治疗经过:绝对卧床、轻作业、重作业直至出院;③对患者的疑问,医生回答是:即使有疑问,也要按说明那样去做;④住院期间断绝与外界联系,森田把住院时间定为40天。 (2)门诊式。治疗原则是:顺其自然就是症状不管怎样都要像健康人那样去行动,这是最重要的。任其自然地接受情绪,把应该做的事作为真正的目的和行动的准则。门诊治疗也让患者写日记,治疗师用评语进行指导。日记上不要诉说主观的苦恼,仅仅具体地叙述每天的生活。 4.临床应用 森田疗法适用的年龄为 15~40岁,以住院为主,门诊治疗只适用于轻症。其适应证 包括神经症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目前在日本也用于治疗某些心身疾病,效果比较满意。但其有自身的局限性,如由于森田疗法不进行心理分析,所以对于有人格障碍或深层次创伤的来访者是不适用的。 (六)暗示疗法(suggestion therapy) 暗示疗法是指治疗师有意识地使用暗示去影响或改变个体的行为,以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的方法。暗示治疗之所以对疾病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并未完全清楚,但众多研究证据表明暗示的确可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 接受暗示疗法的条件:一是患者对暗示的敏感性;二是治疗师的权威性。暗示的敏感性可因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和人格特征而异。治疗师的权威性由于其知识、能力、地位等不同而异。暗示的敏感性和权威性是相互影响的,它们使暗示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产生作用。 1.方法 暗示治疗可利用的方法很多,有随意性暗示(“你可以”)和命令性暗示(“你必须”);肯定暗示(“感觉良好”)和否定暗示(“不会头痛”);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言语暗示和非言语暗示等。暗示治疗既可在催眠状态,也可在觉醒状态进行。觉醒状态的暗示又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 2.原则 不管采用什么暗示治疗,都要依据暗示心理原理实施。暗示治疗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1)建立和谐与合作的关系。这是暗示有效的重要前提。 (2)重复暗示。多次重复是暗示的经典原理。 (3)注意反作用定律。该定律是指个人越是有意识地努力做某件事就越难获得成功。因此,暗示应强调想象而不是求助意志来引起治疗变化。 (4)注意支配效应定律。强烈的情绪倾向往往比微弱的情绪有优先权。 (5)个体化原则。 (七)催眠疗法(hypnotherapy) 催眠疗法是借助暗示使患者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控制患者的心身活动,从而解除和治疗患者的心身问题的心理疗法 。 催眠原理:第一,催眠与自然睡眠一样,是大脑的保护性抑制,是神经系统得到休息并恢复其张力的一种重要方法。第二,催眠通过激活或关闭特定的脑区,对整合信息进行筛选和解释,使机体接受催眠师提供的信息,从而达到改变认知和消除疾病的目的。 1.方法步骤 (1)催眠治疗前的准备 (2)诱导催眠 (3)催眠状态下的暗示、疏导 (4)催眠唤醒 2.临床应用 可用于治疗各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功能性疼痛、性功能障碍、心因性遗忘及嗜烟酒等不良行为。 优点:疗效快,疗程短 缺点:只能用于暗示性高的患者身上,且疗效往往不甚巩固。 (八)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属于人际关系方面的治疗,治疗者通过与家庭中所有成员有规律的接触与交谈,使家庭内部发生某些变化,并使家庭中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 1.家庭治疗的模式 ①结构性家庭治疗; ②策略性家庭治疗; ③分析性家庭治疗; ④系统家庭治疗; ⑤行为家庭治疗。 2.家庭治疗的原则 ①忽视“理由与道理”,重视“感情与行为”; ②摒弃“过去”,关注“现在”; ③淡化缺点,强化“优点”; ④只提供辅导、协助,不替代作重大决定。 3.家庭与心身疾病 近几十年来,逐渐有学者从关系及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心身疾病,有的研究甚至提出“心身疾病夫妇”或“心身疾病家庭”的说法。 4.家庭治疗的适应证 适用于各种心身障碍、夫妻与婚姻冲突、躯体疾病的调适等。 ⑥家庭成员必须参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