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统考语文Word版含材料.doc

四川省广元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统考语文Word版含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元市高2013级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统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l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列粉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进入艺术殿堂伊始,技法问题就受勤书法教育者及书法创作和研究者的特别关注。 B,学习书法,如何取径的问题,就是怎样写才能把字写好看,怎样用笔创造线条美的问题。 C. 线条美是书法艺术独有的特殊内容,因此卫夫人在《笔阵图》中特别关注运线条创造线条美的问题。 D.从书法教育的角度看,古人重视的是书法技法学习中的取径问题和学习者的毅力问题。 2.下列对原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取径问题上,古人关于“用笔”与“间架”两条路径的选择,文章认为是有高下之分的。 B.在书法技法学习初级阶段,练习线条常常是单调枯燥的,这会影响学习者的情绪与意志力。 C.既告知书法学习者学习的困难,也告知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这对于初学者是有好处的。 D.古人谈学习书法技法的言论,不论其有无偏颇对错,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卫夫人是出于教育的目的、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上谈论书法的技法问题的。 B.用笔与间架是书法最基木的东西,可以说没有它则没有书法艺术。 C.汉魏时期的古人们,关注线条而忽略结构,因为他们认为线条是属于书法的,而结构是属于文字的。 D.汉魏以后,谈论书法技法学习的言论中,结构与用笔才得到了同等的重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惰者/作之锐者/抑之/拘者/开之放者/约之/及门之十/著录者千余人/随其材分/咸有所得 B.惰者作之/锐者抑之/拘者开之/放者约之/及门之十/著录者千余/人随其材分/咸有所得 C,惰者作之/锐者抑之/拘者开之/放者约之/及门之十/著录者千余人/随其材分/咸有所得 D.惰者作之/锐者抑之/拘者开之/放者约之/及门之士著录者/千余人随其材分/咸有所得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代,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指称有所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藉,大夫死曰卒,庶人死称死,小孩夭折和青年人病死的则称“残”。 B.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将群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经部”收儒家经典著作,“史部”收历史著作,“子部”收先秦百家著作,“集部”收历代作家作品。 C.金履祥所说的一士’,指的是士大夫,是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 D.四书之名始于宋朝,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许谦几岁时就成了孤儿,刚能说话,母亲陶氏口授《孝经》《沦语》,许谦人耳就不会忘记。 B.许谦对古代典籍的点校十分认真,他点校的《仪礼》与吕祖谦点校的,昊师道认为不同之处仅有十三条而已。 C.许谦年轻时从金履祥受业,他广泛阅读,深人研究,勤奋写作,为他以后开门讲学打下了坚实的学识基础。 D.许谦在东阳八华山开门讲学,学生不远千里而来,他竭其所能,与学生辩请问难,讨论讲习,终日不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稍长,肆力于学,立程以自课,取四部书昼夜读之,虽疾恙不废。(5分) (2)不出里间者四十年,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绅先生之过其乡邦者,必即其家存问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8-9题。 天净沙·冬 元白朴 8.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两句是如何表现冬日山村景色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9.这首小令与作者运用同一曲牌创作的另一首《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在写法上两首曲有何共同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s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