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度第3次智慧财产实务案例评析座谈会议纪录.doc

100年度第3次智慧财产实务案例评析座谈会议纪录.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0年度第3次智慧财产实务案例评析座谈会议纪录.doc

100年度第3次智慧財產實務案例評析座談會議紀錄 壹、時間:100年4月19日 (二) 上午9:30 貳、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1701研討室 叁、主持人:謝銘洋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記錄:廖培穎 肆、出席人員:各界代表(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惠玲顧問(TIPA協同主持人,惇安智慧財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王琇慧科長(智慧財產局)、沈宗倫教授(政大法律學院)、徐宏昇律師(徐宏昇法律事務所)、張哲倫律師(理律法律事務所)、張懿云教授(輔仁大學法律學系)、詹森林教授(臺大法律學院)、熊誦梅法官(智慧財產法院)、賴文智律師(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 伍、討論題綱:營業秘密及競業禁止 智慧財產權之保護,除了吾人所熟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之外,尚有營業秘密之保護,於工商發達、交易頻繁的今日社會,其重要性更是日益增加,發展出值得探討的議題,包括與營業秘密關係密切之競業禁止,實務上亦不乏有許多案例。 這次座談會,我們特別篩選出智慧財產法院和各級法院有關營業秘密及競業禁止之判決,並加以整理,以作為討論之基礎,並藉以探討司法實務對於營業秘密的認定及其與競業禁止之間的關係。討論之重點,將集中於下面幾個議題: 茲舉下列14件智慧財產法院判決做為參考: 1.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425號 2. 智財法院98年度民著上字第26號 3. 智財法院98年度民著上字第23號 4. 智財法院97年度民著上字第1號 5. 台北地院88年度訴字第2826號 6. 智財法院98年度民著訴字第9號 7.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968號 8. 台北地院92年度易字第2456號 9. 高等法院95年度上易字第1767號 10.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1688號 11.智財法院98年度民商訴字第33號 12.智財法院98年度民著訴字第14號 13.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599號 14.台北地院88年度勞簡上字第14號 【討論題綱】 按我國營業秘密法第2條之規定,受保護之營業秘密須具備秘密性、經濟價值、合理保密措施等要件。惟秘密性須達何種程度?如何判斷是否具有潛在經濟價值?何謂合理之保密措施?又除以上要件之外,是否仍須審酌該法第1條之立法目的「調和社會公共利益」? 營業秘密法於第10條規定5種侵權行為態樣,其中第1款「不正當方法取得」及第4款「不正當方法使用或洩漏」,則二者所謂「不正當方法」有何異同?又侵害營業秘密是否以實害發生為必要? 競業禁止條款目前於實務上皆肯認在合理範圍內得承認其效力,而條款是否按其情形顯失公平,實務上亦歸納出具體審查標準:1.企業僱主有無值得保護的利益;2.員工在原僱主或公司之職務地位;3.限制範圍不逾合理範圍;4.有填補勞工的代償措施;5.顯著背信性(誠信原則)。惟是否各項審查標準皆具有同樣重要性?又洩密者是否違背誠信原則似屬事後事實認定問題,而非屬條款有效性問題,將其納入審查基準是否妥適? 陸、會議紀錄: 謝銘洋教授: 各位與會的來賓你們好,首先我們先請助理來幫我們回顧判決的重點。 廖培穎同學: 各位老師好,我們今天的主題是營業秘密與競業禁止,一共有14個判決分成三大類。第一大類是有關營業秘密之要件與認定,首先是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425號,法院認為,按依營業秘密法第2條規定,得作為該法保護對象之營業秘密,固以具有秘密性(非一般涉及該類資訊之人所知)、經濟價值(因其秘密性而具有實際或潛在之經濟價值)、保密措施(所有人已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且可用於生產、銷售或經營之資訊,始足稱之。惟同法第1條既規定:「為保障營業秘密,維護產業倫理與競爭秩序,調和社會公共利益,特制定本法」,是於判斷爭執之資訊是否符合上開營業秘密要件時,自應以第1條規定之立法目的為重要依據。若僅表明名稱、地址、連絡方式之客戶名單,可於市場上或專業領域內依一定方式查詢取得,且無涉其他類如客戶之喜好、特殊需求、相關背景、內部連絡及決策名單等經整理、分析之資訊,即難認有何秘密性及經濟價值。2.智財法院98年度民著上字第26號,法院認為,因可能成為營業秘密之客體,相當之廣泛,原則上只要具有經濟價值之資訊均可屬之,因此營業秘密之秘密性,即是否容易為他人所知,以及有無採取合理之保護措施,就變成非常重要的判斷標準,故營業秘密雖非絕對地不為人知,但也不可能因保密協議之約定而擴張其範圍,其重點在於該項資訊必須客觀上不易讓他人得以合法之方式(例如還原工程)可得而知,且所有人必須盡合理之努力將該項資訊限於特定範圍之人可知。本案上訴人就此固提出其公司之工作規則、被上訴人、陳光庭分別與其訂立之工作契約書及服務自願書為據,惟依前所述,單純保密合約書之提出,並無法證明系爭設計圖即屬營業秘密,且系爭設計圖上並無「保密文件」或相類似之記載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