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版)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孔繁森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2019年(秋季版)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孔繁森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年(秋季版)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孔繁 森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学习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知识链接 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东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孙。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孔繁森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自主预习 1、口头扩词。 求()()()医()()()     3、复述课文。       出示提纲。       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三个孤儿。       孔繁森去医院献血。       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协助孤儿上学,这深深感动了藏族同胞。      学生练习复述。 一、预习检查。 抽读词语卡片。      组词。      都()市()失()   部()布()夫()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出示词语,指名读。 学习生字字形。 2、指导书写。 医:注意笔顺,里面不能写得太小,右面也不能超出半框口。 感:心要托住上面的咸。 三、作业 1、读一读,誊写。 干部失去来到献血 医生答应知道感动    2、朗读课文。 附送: 2019年(秋季版)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 两首登鹳雀楼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鹳”“欲”2个生字,会写“依”“穷”“目”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使学生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素材: 《登鹳雀楼》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释课题 1.同学们知道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课件出示1)(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课件出示2)齐读课题。 2.注意读准“登”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登”是什么意思?(登上)讨论: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个字呢?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3.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 4. 过渡语: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3) 1.要求: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看看从这首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 ③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2.(视频播放)播放范读古诗。(课件出示4) 3.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教师点评)(课件出示5) 4. 领读、齐读。 诗会读了,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去看一看哪里的景色吧!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理解“白日依山尽”(课件出示6) 1.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太阳)。依(依靠,依偎的意思) 2.(指“尽”)这个字读什么? jìn 再读。我们平时常用到这个字,谁来组词? “尽”是什么意思?(消失) 3.太阳怎样? “依山尽”是说太阳——靠着群山慢慢落下去,最后消失不见了。 4.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5.指导读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师范读、指读、齐读) (二)理解“黄河入海流”(课件出示7) 1.看到黄河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 2.练说:我看到的黄河。(奔腾不息)(波涛滚滚)…… 3.(课件出示8)“入”的意思?(流入) 波涛滚滚的黄河,会流入哪里? 指名答:黄河流入大海。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诗句:百川东到海。 前后位讨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什么意思? 练读:黄河/入海流。( 表现出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气势 ) (三)理解“欲穷千里目”(课件出示9) 1.“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希望) “穷”是什么意思?(穷尽) 2.“目”是什么意思?(眼睛) 千里目,就是“目千里”,眼界宽阔。眼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甚至更远的地方。 说说“欲穷千里目”的意思 练读:欲穷/千里目 (四) 理解“更上一层楼”(课件出示10) 1.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更上一层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