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年度汇报-温俊宝重点.ppt

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年度汇报-温俊宝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雌虫腹部第5腹板大部分无斑点 雄虫腹部第5腹板大部分有2个斑点 雌虫 雄虫 1.7 沟眶象幼虫危害特征 沟眶象幼虫为害臭椿根系,受害根系流胶粘着土壤形成硬壳状的胶土复合物质敷在根系表面,剥开后可见部分虫道。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线粒体全基因组为典型的双链环状分子,全长分别为15628bp和15597bp ,已通过Sequin 软件提交至NCBI,登陆号分别为KP410324和KP455482 。 1.8线粒体基因图谱 臭椿沟眶象线粒体基因图谱 沟眶象线粒体基因图谱 1.9 沟眶象与臭椿沟眶象遗传分化 线粒体CYTB (2%/MYR) 邻位法 (MEGA 5) 臭椿沟眶象与沟眶象之间遗传距离0.155;分化时间 770万年前;处于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早期。 臭椿沟眶象与萧氏松茎象之间遗传距离0.255。 2 沟眶象种群动态规律及预测测报技术 2.1 沟眶象种群动态规律 沟眶象成虫1年内会出现2个活动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6月下旬,第二个高峰期为7月上旬-8月下旬,高峰期的不同与当年气候有直接关系。 人工捕捉成虫动态数量 引诱剂捕捉成虫动态数量 越冬时间 越冬开始:10月下旬,气温下降到0℃左右 越冬高峰:11月中旬 越冬场所 成虫:臭椿树干周围,主要集中在向阳隐蔽的自然缝隙中,如石缝、树洞、土洞和草丛中 幼虫:臭椿根部附近的土中或臭椿根表面 2.2 沟眶象幼虫分布及成虫出土规律 沟眶象幼虫在土壤中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土中30-45cm深处。 沟眶象幼虫在土壤的垂直分布 出土孔距离树干的垂直分布 成虫羽化后出土,在地表留有出土孔,该孔集中在距离树干基部75cm以内的范围,占到出土总数的88%。 各方位出土比例 成虫不同方位出土数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幼虫在树干周围各方向分布可能比较均匀。 2.3 沟眶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虫态 发育起点温度/℃ Sc 有效积温/℃·d Sk 历期预测式 卵 8.84 0.66 190.5 27.81 N=190.50±27.81/T-(8.84±0.66) 幼虫 15.37 1.49 667.06 92.29 N=667.06±92.29/T-(15.37±1.49) 蛹 5.95 1.63 322.5 32.37 N=322.50±32.37/T-(5.95±1.63) 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并得出了相应各虫态的历期预测式。 得到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式后,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可以对下一虫态的发生期进行预测,并与林间观测到的实际值进行比较,发育历期预测值与林间实际值几乎一致。 2014年预测期与实际观察期对照 时间 卵 幼虫 蛹 成虫 观察始盛期(月.日) 5.29-6.1 6.11-6.13 7.28-7.30 8.9-8.11 预测历期(天) 12.51-17.49 49.13-72.67 13.53-23.01 预测下一虫态始盛期(月.日) 6.10-6.18 7.30-8.24 8.10-8.21   根据每年的发生数量动态得知,不同年份气候不同导致了沟眶象出现高峰期不一致,因此我们利用物候法进行了各个时期的比对。   沟眶象 苦木科 鼠李科 禾本科 节气 日期 臭椿 枣 玉米 水稻 越冬成虫出土始见期 萌发芽孢 播种期 谷雨(二候) 4月25日 越冬成虫出土高峰期 展叶初期 萌芽期 出苗期 秧田期 谷雨(三候) 5月1日 成虫第一高峰期 展叶盛期(叶幕) 花蕾形成期 五叶期 返青期 小满(一候) 5月23日 产卵高峰期 开花盛期 七叶期 开花 小满(三候) 6月1日 成虫第二高峰期   白熟期     立秋(一候) 8月11日 沟眶象物候期表 2.4 沟眶象的人工饲养技术 室内可实现沟眶象人工饲养,饲养效果良好。饲养幼虫历期86.67d,缩短近30d。此外,人工饲养幼虫体重增长迅速,化蛹前幼虫体重基本一致,说明人工饲养可缩短幼虫发育历期。 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ZL201310706249.X) 利用沟眶象越冬成虫出土上树危害特性设计地面捕获装置,防治效果较理想。并确定网目数9-11mm时效果最佳,野外一网最高捕获25头,最低1头,平均捕获8头/网。树干挂网效果也非常好。 3.1 网带阻隔沟眶象防治技术 3 沟眶象无公害控制技术 确定以苹果,绵白糖,陈醋,酒精,水,食用植物油,消泡剂为主的最佳引诱剂配方。 引诱效果较好,每一个装置平均诱集16头/月。 监测种群动态效果较好,监测成虫高峰期6月下旬和8月下旬。 3.2 植物源引诱剂诱集成虫技术 选取6种化学药剂进行稀释处理,室内毒力和林间药效测定; 林间防治以枝干打孔和枝干喷雾两种方式;确定枝干打孔注药防成虫最佳药剂3%苯氧威EC,枝干喷雾最佳药剂稀释1600倍3%苯氧威EC。 3.3 化学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