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陈和华职务经济犯罪心理分析与防范对策(新)讲义.ppt

4陈和华职务经济犯罪心理分析与防范对策(新)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职务经济犯罪 心理分析与防范对策 * 一、职务经济犯罪心理分析 * (一)补偿心理 所谓补偿心理,是指个体在某方面的付出或缺陷需在另一方面进行弥补以取得心理平衡的心理。 贪官补偿心理的三个方面: 1、对过去多年辛苦的回报 2、对权力投资的回报 3、对“腐败定论”的精神补偿 * (二)比较心理 所谓比较心理,是指个体与别人相比较感到自己在某方面或多方面被剥夺而产生不公平心态的对社会不满心理。又称相对剥夺感。 贪官比较心理的两个基点: 1、自我认识 2、现实遭遇 * (三)侥幸心理 所谓侥幸心理,是指个体自认为犯罪手段高明,犯罪不会被发现,或者觉得犯罪的后果不大,因而放纵自己行为的心理。 贪官侥幸心理强烈的原因有: 1、作案的隐蔽性 2、案发的偶然性 3、外逃的容易性 4、处罚的轻微性 * (四)贪婪心理 所谓贪婪心理,是指个体无止境地、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财富的心理。又称“井边人心理”。 * (五)避责心理 所谓避责心理,是指个体为自己开脱罪责的心理。 贪官为自己开脱罪责的几种类型: 1、委屈型 2、比清廉型 3、面子型 4、法盲型 5、受害型 * 二、职务经济犯罪防范对策 * (一)权力制约,使官员不能贪 压缩官员权力 改革官员任命制度 建立严格的政务监督和信息公开制度 理顺监督体制 * (二)法律惩处,使官员不敢贪 严密立法 严格司法 * (三)教育引导,使官员不愿贪 树立正确的职务意识 树立正确的财富意识 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友情意识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 谢谢各位!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