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信息 课题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过程与方法? 1、 在两首古诗的对比朗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迁移学法、体会诗文所描绘的感情和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体会乡情和友情的真挚情感,体会爱所蕴涵的魅力和价值。并学会关爱他人,以人为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突破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结合教师的点拨进行体会。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备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感知 三、朗读感悟 四、实践活动 五、指导写字:音 客 何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读懂诗题 三、读通诗句 四 理解诗意,体验诗情。 五、入情入境,配乐吟读全诗 六、 小结 七、作业布置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2、揭示课题:《回乡偶书》 范读《回乡偶书》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客 何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并用它们组词。 4、说说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 看图说说《回乡偶书》这首诗的大意。 我会说: 贺知章小时侯离开自己的家乡,直到老了才回来。在乡间小路上碰上了一群孩子,孩子们 地问:“ 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身边,你的心情会怎样? 2、指导感情朗读 3、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 借助课文插图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回乡偶书》。 2、师生评价表演情况 先观察字的特点,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1 歌星、演员、运动员,你喜欢哪些人?诗人、作家、科学家,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 你们想知道老师崇拜的名人是谁吗? 2、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师:诗仙李白、酒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课件出示课题) 齐读题目 读准“孟浩然、广陵”,强调“孟”的第一笔是横撇。指导写“孟”字。 、个性化读题 自由读题,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着重读那个词。 指名读,点明是送别诗交流黄鹤楼、孟浩然、广陵的相关资料。 3 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或三名一别。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一样的潇洒飘逸,一样的诗才出众,互相仰慕,相间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1、自由读,强调读准音,认清形。 2、指名读,检查“辞”的读音,读准 “孤帆远影”。 3 指导读出诗的节奏感:二二三节奏、四三节奏1理解诗意重点词能帮助我们理解诗句,你能说出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2 体验诗情 ① 结合板画,理解“西辞”。 (画出长江简图,拿出黄鹤楼卡片和扬州卡片) ② 结合课件,感受“烟花三月” 哪位同学帮老师找出它们的位置? ③ 想象悟情,朗读体验。 目送友人远去,李白在黄鹤楼上心驰神往,看呀,望呀 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长江,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难道真的只有孤零零的一只帆船? (相机板画众帆。板书:帆尽,情未尽。) 独特体验,个性朗读。 女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 男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 全班同学,我们一起送送孟浩然。 我们一起再读一遍题目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