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江南慈善组织的新变化:苏城隐贫会研究.pdf

民初江南慈善组织的新变化:苏城隐贫会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初江南慈善组织的新变化:苏城隐贫会研究.pdf

史 学 月 刊 2003年 第 1 期 · 87 · · 社会史研究 · 民初江南慈善组织的新变化:苏城隐贫会研究 冯 筱 才 夏 冰 (1.复旦大学 历史系.L海 200133;2.苏州市档案馆.苏州 21 500 4) [关键词]民国;江南;慈善组织;隐贫会 [摘 要]民国初年,随着政治、经济变迁的演进.以及西力东渐的影响.江南的民间慈善组织呈现出一些 新的变化。苏州隐贫会的发起、组织及其活动具有代表性。与苏州其他慈善团体的活动作比较,民问慈善组 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及文化道德的变迁。 [中图分类号]K26;C9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83—0214(2003)01—0087 08 New Changes of Jiangnan Civilian Charity Organizations: a Case Study of Suzhou Yinpin HUi FENG Xiao—cai X1A Bing (HistoryDepartment,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SuzhouArthives Bureau.Suzhou 215004.Jiangsu.China) Key Words:Republic of China;J iangnam charity organization;Yinpin Hui Abstract:In early Republic China,new changes took place in the charity organizations of Jiangnan areas as a result of transi tions in politics and econony and the power of the West to the East.Yinpin Hui in Suzhou w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on. Comparing it with other charity organizations in J iangnan.this paper tries to show the change of civilian charity erganiza tions in Jiangnan in accordance with some changes in socia1.economical and cultural areas 一 刖 舌 关于江南慈善组织的研究.国内外的学术成 果非常丰富,但主要集中于明清之季。较早的如 日本学者星斌夫、夫马进等人 的研究 ]。最近的 如梁其姿、游子安等人的著述 2?]①。其他如小浜 正子 等 日本 学 者 亦 把 研 究 视 野 投 向此 一 领 域l3】(pl卜 。但夫马进、梁其姿等人的研究亦仅 止于明清 ,小浜虽然已将研究时段延伸至民国,但 主要以上海为例,未顾及具有典型意义的苏州,所 以未能和梁其姿与夫马进的研究相连接。上海的 例子中,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所以有时并不一 定能代表民国时期江南慈善事业的一些新的现 象。刘铮云曾有专文讨论清代苏州府义庄的设立 与分布l4】(p63卜 ∞。范金民则讨论了清代徽商在 苏州的慈善设施 ]。王卫平亦有多篇论文谈及苏 州的慈善事业_6],但均未涉及民国时期。 明清时期,江南的 民间慈善组织非常发达。 其中原因,既与此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所引起的 都市化问题有关 】(p37 ,亦是地方“精英”应付 贫富观念变化的产物。为因应时势,地方士绅与 商富们在江南城乡建立了许多的慈善组织。这其 中,苏州又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地区。明清之季,苏 州的施棺类善堂与综合性善堂几乎 占全国总数的 10 ,清节堂占到 6 一铂‘p259 319)②。清乾隆时,“吴 中富厚之家??又开乐善好施建坊之例,社仓义 仓给奖议叙 ,进身有阶,人心益踊跃矣”一。【I p3’。全 盛时期.仅苏州一城,善堂即不下数十处,“生有 养,死有葬,老者、废疾者 、孤寡者、婴者,部分类 叙,日饩月给,旁逮惜字、义塾、放生之属,靡弗周 也”-9_ 。此种民间办理慈善的风气到近世仍未 见衰退。清末民初,苏州多数民间慈善团体继续 得到保持,并且有不少新建者。 本文以苏城隐贫会为考察对象,结合苏州其 他慈善团体的活动,来探讨民国以后江南民间慈 善事业的旧传统与新变化;并试图通过该个案的 剖析 ,以窥测当时的社会经济及文化道德的变迁。 二 隐贫会的发起 有清一代,“苏州为江南一大都会,而长洲、元 ① 梁其姿在其专书中,对明清江南的慈善事业有翔实的研 究.游子安的研究则以清代善书为中心,探讨民众信仰 的变化。 ② 此据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