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岳麓版).doc

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岳麓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岳麓版)

 HYPERLINK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 HYPERLINK 高考专家  PAGE \* MERGEFORMAT 15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课标要求 考纲概览】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5.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6.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点突破 典例讲练】 考点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重难疑点突破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①新生的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政治上,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国内战争爆发。经济上,原料缺乏,人民忍受着饥饿的折磨。②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 (2)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普遍实行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劳动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党主观上存在着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愿望。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后,亟须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实施: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3.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1)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即斯大林经济体制。 (2)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评价:在这种体制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其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考点对应例题 例l (2006·广东)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