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 电视大学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文档.doc

电大: 电视大学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 参考答案   一、 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情感)的肯定。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 二、单项选择题 3.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 )。 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巳黑格尔 D.贺拉斯 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 C )。 A.朱光潜 B.蔡仪 C.宗白华 D.李泽厚 3.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 B )。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灭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 B )。 A.先秦时期 B.魏晋南北朝 巳唐朝 D.宋朝 5.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 )。 A.王维 B.刘勰 C.宗炳 D.钟嵘 6.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 )。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阿思海姆 D.克罗齐 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A )。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8.被称作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 C )。 A.梁启超 B.王国维 C.蔡元培 D.鲁迅 三、名词解释 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2、阳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阳刚之美偏重于动态和力感;阴柔之美偏重于静态和柔感。在中国古典审美意境中,常常是动中含静,静中寓动,刚柔相济,阴阳互补。 3、审美通感——又称审美统觉或审美联觉,它是指在主体的审美知觉中各种感觉的通串、渗透和挪移构成的协同运动,是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的表现。 4、净化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著名美育理论。他认为悲剧具有净化心灵的情感功能,像宗教一样使人在狂迷之后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他认为这种无害的快感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1、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人无关的美。 答:错。这种说法只承认了人在社会美中的中心地位,而否定了自然美的实质也在于它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即自然正是在人类的符号实践中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获得了美的属性,成为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自然美与人紧密相关,无法割裂。 2、美育与德育一样,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二者完全可以相互替代。 答:错,二者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差异表现为目的的差异、方式的差异和效果的差异,而两者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 五、简答题。 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2、美的感染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美的感染性是指美具有一种使人感动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感、人与物之间的动感和主体的精神性快感。交感是指主客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双向感动过程。动感是人与世界、心灵与事物之间的动态作用过程。精神性快感不同于生物本能的满足,它指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升华,属于精神的解放和自由 3、艺术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艺术符号的形式与意蕴、艺术创作中的创造与规范、艺术接受中的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三个方面。 4、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答: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做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其联系在于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超越和升华,是主体从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审美态度的确立将日常心理转化为审美心理,主体就采取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态对事物进行审美观照。这种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也就是美感。 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 答:直觉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审美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直觉。第一,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这是因为感受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人是开放的存在物,感官就是主体向世界敞开的门户。通过感觉,人与世界展开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且作为特殊感受方式

文档评论(0)

10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