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季氏将伐颛臾》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1.doc

4.1.1《季氏将伐颛臾》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1.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1《季氏将伐颛臾》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1.doc

PAGE  PAGE 3 4.1.1《季氏将伐颛臾》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政治主张。 2.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 3.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   [教学重点] 实词、诵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预习安排] 1.仔细阅读这篇课文和注释。 2.朗读课文一遍,不会读的字在字边注音。 3.回答下边的问题: 孔子反对伐颛臾有哪些理由?他所说的“远人”是指什么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3段。   1.注疏要点。   ①“冉有曰”: 冉有说,伐颛臾的目的不过是为季氏子孙着想。这是托辞,是站在季氏的立场,借此来掩盖季氏夺取颛臾土地的野心。“固”,有的注本注为“城郭完坚兵甲利”。即此一句可以看出冉有已经参与策划伐颛臾一事。孔子独责冉有,不是没有道理的。   ②“君子疾夫”一句: 这句话如果改写成“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也”,就比较好懂了。“舍曰欲之”,就是“不说(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指季氏夺取土地的野心);“而必为之辞”,就是“却一定要找一个借口”(指为了孙排忧),这种行为是君子所憎恨的。这是孔子对冉有这种不诚实行为所作的严厉批评。以下转入说理。   ③“丘也闻”:因为要说正理,故用此语开头,以示亲切而庄重之意。   ④“有国有家者”: 指统治阶层。有国者指诸侯(即国君),有家者指卿大夫。   ⑤“不患寡(贫)而患不均,不患贫(寡)而患不安。”: “寡”,指人民少。“贫”,指经济状况不好。“均”,各得其分。“安”,上下相安。参照下句“均无贫,和无寡”,这句中“寡”“贫”二字应颠倒位置才讲得通。这两句是孔子所“闻”。下面再作解释。   ⑥“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各得其分则不患贫,和平团结则不患民少,上下相安则社稷不倾危。这说的是治国的一般原则,又是针对鲁国当时的特定背景说的,因为季氏四分公室有其二,已是不均,君弱而臣强,互生嫌???,已是不安。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为下文“季孙之忧”张本。   ⑦“夫如是”: 承上作进一步推论。“夫”,发议论的口气。“如是”,承上,亦即由治国的一般原则进而说到对“远人”的政策。   ⑧“故远人”二句: “远人”,远方之人,边鄙之人,古时常用来指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或附庸国的人,颛臾为鲁之附庸,也包括在“远人”范围内,尽管地理位置还不算远。“文德”,指仁义礼乐的教化。全句的意思是,要使远人慕大国的“德化”而来,既来则应结之以恩惠,使其安存而不生异心。   〔附〕附庸,是周初定名的。《礼记?王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合于天子(不朝会),附于诸侯,曰附庸。”附庸要以国事附于大国,但不是大国之臣。颛臾是鲁的附庸,但季孙氏当权时已为鲁臣,所以孔子说它是“社稷之臣”。正因为颛臾已为鲁臣,听命于鲁侯,所以季孙想消灭它,据为己有。   ⑨“今由与求也”: 以上论述的都是一般性原则。由这句开始,再回到原来的议题上来。“也”作一顿,表示将有所责备。   ⑩“远人不服而能来也”:指不能“修文德”而言。   “邦分崩离析”: 指鲁国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包括国君与三桓之间的斗争、三桓与其他大夫之间的斗争,还有三桓及其家臣之间的斗争等。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是孔子的预见。有人说孔子见季氏家臣擅命,知其将为季氏之祸,且证之以阳虎囚季桓子一事.按:季氏家巨阳虎囚季桓子一事发生在定公五年(前505年)。据此,则季氏将伐颛臾一事必在此之前,但此前并无仲由、冉有为季氏家臣的记载。其实,从“邦分崩离”一句即可看出孔子作出的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这是孔子对季孙氏的警告。 2.教师领诵,重点是“孔子曰”一段。   〔诵读指导〕①文中孔子三次呼冉有之名,一次比一次重;②注意长句中的停顿和重音:“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③各小层之间可以有较长的停顿;④要仔细品味最后一小层中三个“也”字所表示的语气。   (本段已划分层次,不作小结。) 三、完成习题,并准备整理词语句。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