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1).doc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选择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大革命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反对国民党左派的叛变革命 B.必须和农民结成巩固的革命联盟 C.必须能团结多数的革命口号 D.必须独立自主地掌握革命领导权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Turner)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五四运动标志着(  ) A.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俄国帮助的进步性 C.领导阶级的先进性 D.革命成果的丰富性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来源:学,科,网]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运动,这里的“彻底”指的是(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C.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D.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共党员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 A.国民党加入共产党 B.国共合作实现,国民革命迅速发展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D.十月革命的影响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2012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3周年,当我们回首这93年走过的历程,我们对五四运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的认识应该是,这是(  ) ①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一场全国人民团结合作、共同斗争的胜利运动 ③一场探索、进步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对1924~1927年国民革命性质的正确表述是(  )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C.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D.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国民大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一定的继承性,这主是表现在 A.革命的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非选择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