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20160411).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文明[20160411)

科学发展观中 生态文明思想及建设理论;提纲;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3)政治决策: ■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 2005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首次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 ◇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十八届四中全会: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 ◇十八届五中全会:“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写入了会议公报;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首提“生态安全”概念;理论研究意义;研究难点;论文难点;理论研究创新之处;论文创新之处;研究基本思路;科学发展观中 生态文明思想的渊源;汇报提纲;4. 毛泽东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论述 5. 邓小平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论述 6. 江泽民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论述; 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周易,传说中伏羲氏作八卦,八卦中的各卦都是不同的卦体,每个卦体由三个线段组成,每个线段有一个象征意义:上象征天,下象征地,中间象征人,称为天、地、人“三才”。 ■ *儒家“仁”的思想就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内涵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 ) ■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循环观点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 *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感受自然对精神的陶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另一种体现。 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唐代王维:“桃红复言宿雨,柳绿更带青烟。”孟浩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儒家: (不是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而是说人可以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荀子《王制》)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荀子)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孟子,肯定科技的重要性 ) ■道家: (强调自然的先在性和人类对自然的依附及顺应,但并不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适可而止,审时度势地合理发挥能动性,避免走极端,以实现长久发展。)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老子); 2.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理论;(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观中的生态思想;(3)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中的生态思想; 3.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国际公约中的生态思想; 3.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国际公约中的生态思想; 3.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国际公约中的生态思想; 4. 毛泽东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论述; 5. 邓小平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论述; 6. 江泽民关于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论述 ;汇报提纲;三、科学发展观中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过程;1. 科学发展观中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背景; (1) 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的深化 ; (2)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紧迫; (3)政府决策不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4)法规监管缺位致使生态问题频出; 2.科学发展观中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阶段; 2.科学发展观中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阶段; 任何一种思想的发展都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