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第二章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之主题学.ppt

第三讲第二章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之主题学.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主题学 第二节 文类学 第三节 媒介学 第四节 形象学 第五节 比较诗学 三、为什么同一母题中西方的处理方式差别如此之大? 从文化上寻找根源给出合理的解释。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重视人伦教化,伦理观念根深蒂固 ;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挤压 。 西方社会强调“以个人为本位”。 (三)题材研究 题材是存在于文学作品之前、轮廓清晰的故事脉络,或概括为一个“情节”。 主题学的题材研究专指在不同民族文化间具有共通性的典型事件——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及其文化历史。 题材研究重点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的相同题材研究。 题材主题学研究主要考察: 1、 一种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超越了民族、国别界限)的流传演变; 2、某种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表现形态的异同。 举例: “灰姑娘”题材 相似情节: 1.女主角受到后妈及后妈所生的女儿的苛待,过着操劳过度、衣食窘迫的生活。 ?2.女主角在被后妈虐待刁难时,会突然获得意想不到的帮助而解决难题。这些帮助有的是来自其亡母,有的是来自神仙,也有的是来自各种动物。 ?3.女主角在意想不到的帮助之下,终于可以如愿盛装参加当地的集会、舞会等,也因此能与男主角相遇。男主角的身份高贵,不过在此节会、舞会中却无法留住女主角。 ?4.男主角凭着女主角所遗落的鞋子或其他饰物找到女主角,并且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5.有些故事还会说明虐待过女主角的后妈及其女儿的下场。 唐代段成式的志怪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的《叶限》篇 段成式的记载在公元9世纪,比格林童话早了近千年 。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 几个相近的情节要素:(1)主人公都受到刁蛮后母的虐待。叶限被迫经常“樵险汲深”,干着既劳累又危险的活;辛德瑞拉则穿着破旧,整日在辱骂中操持家务。(2)主人公都得到了神力的帮助。叶限的“鱼骨”与灰姑娘的“鸟儿”都具有非同寻常的灵异功能。“鱼骨”令叶限“金玑衣食随欲而具”,“鸟儿”也会给辛德瑞拉带来她想要的任何东西。(3)两个故事都通过规模盛大的集会给主人公的命运转变创造环境。叶限去了洞节,辛德瑞拉则参加了王子的舞会。在神奇外力的帮助下,两人都穿着华贵,在集会上出尽风头,辛德瑞拉甚至引来了王子的追求。(4)两位主人公都有特殊的身份验证方式,即一只小巧而又奇异的鞋。两人匆忙离开集会时都遗落一只小巧精致的除了女主人谁穿也不合脚的鞋。叶限的鞋“其轻如毛,履石无声”,辛德瑞拉遗落的则是一只水晶鞋。(5)最后两位女主人公都与贵族结婚,叶限被尊为“上妇”,辛德瑞拉则嫁给了王子。 一个共同的主题:宣扬了一种善恶有报的思想,表达了人们对贪婪的抨击、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对美好事物、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但由于《叶限》与《灰姑娘》所处的时代不同,两个主人公相似的坎坷命运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环境文化以及道德规范也不尽相同。不同的“灰姑娘”在时空变迁过程中分别烙下了各自深深的社会历史背景印记。 我们可以运用比较文学研究的“平行研究”法,从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文化层面进行解析,同中求异,探索“灰姑娘”在不同文化区域中形成的差异性——如后母的虐待;神力的帮助;盛大的集会;与贵族联姻; 艺术表达方式的差异——两篇故事在情节安排上有明显的繁简之分;《灰姑娘》却大量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现代“灰姑娘” 当代“灰姑娘”题材影视剧: 内地剧:《情定爱琴海》、《都是天使惹的祸》 台湾偶像剧:《恶作剧之吻》、《蔷薇之恋》、《天国的嫁衣》、《绿光森林》、《王子变青蛙》、《爱情魔发师》、《命中注定我爱你》、《微笑Paste》、《流星花园》、《公主小妹》、《花样少女少男》 韩剧:《宫》、《明朗少女成功记》、《浪漫满屋》、《我的女孩》、《星梦奇缘》 “大洪水”题材、创世题材、造人题材 从中西神话“大洪水”题材的异同看: 1.文学风格 2.中西民族特性 人变动物的题材 “庄周梦蝶” “薛伟化鱼” 唐志怪小说《幻异记》里的板桥三娘子变驴。 蒲松龄《促织》写人变蟋蟀; 《奥德修记》埃雅岛的巫女竭吉 把人变成猪。 古罗马作家阿蒲留斯的《变形记》巫女让人食饼变成驴。 卡夫卡《变形记》写人变甲虫; (四)主题人物研究 研究代表一定主题的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灵魂人物) 主题人物有三类: “原型”人物——远古神话或传说中的人物,被后世历代不同民族、地域的作家不断采用,因而获得“原型”性质。如海伦、俄狄浦斯、普罗米修斯、改隐、亚伯拉罕、大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