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子《论语》选修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

第三课子《论语》选修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 诸子散文选读 3.知之三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翻译: 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知识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   吾与夫子再罹难   罹_____________   苟毋适卫,吾出子  苟_____________出_____________   盟可负邪      负_____________   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提示:三类。   2、说到做到,行动坚决。   3、遭遇;如果;放出;背弃。   4、儒家的忠信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符合正义。被胁迫的、在非正义的情况下而盟誓的。无须遵守。 、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名句默写) 1、知之为知之,_____,是知也。 2、_____,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____。 4、 _________,则远怨矣! 5、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_________。 不知为不知 过而不改 非道弘人 躬子厚而薄责于人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 则大事不成 人无而信 不知其可也 其可以行之哉? ??? ( ?????7、? 岁寒,___________。 ?? 8、 逝者如斯夫,______! 然后知松柏之后 不舍昼夜 翻译重点: ①诲:教导;②女通汝(rǔ)你; ③为:表判断,相当于“是”④知1:明白; 2:知道;知3:通智,智慧,明智. ⑤是:指示代词,"这".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末如之何也已矣!" 翻译重点:①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②末如之何:也作无如之何;末:指没有办法;(总)拿他没有办法;③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翻译: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我拿他也没有办法) (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