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汉字与姓氏名讳.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字与姓氏名讳 一、姓氏的产生和发展 先秦的姓有别于后世,与母系氏族制密切相关。 先秦所说的氏,就是后世所说的姓。 1.姓≠氏 先秦的姓是氏族部落的标志,是族号。它说明一个人是由那个氏族生出,所以称为“生”;由于当时只知道母,不知道父,所以加上女字旁作“姓”。 当时的姓有姚、姒(sì)、姬、嬴、妫(guī)、妘(yún)、姺(shēn)、娀(sōng)、姞(jí)、孋(lì)、姜等,数量不是很多,而且有些姓在商周时就已灭绝了。 周王室与同姓封国(鲁、晋、郑、卫、虞、燕、吴、虢)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齐是姜姓,秦是赢姓,楚是芈(mǐ)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 古代礼制规定“同姓不婚” 。因此,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 未嫁之时 在姓前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孟姜,叔姬等。 出嫁以后, 在姓前或加以国名或氏名,如:齐姜、秦赢、陈妫、褒姒等; 或加上配偶(国君)受封的国名,如:秦姬、息妫等; 或加上配偶(卿大夫)的氏名或邑名,如:赵姬、孔姬等; 或加上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敬赢等。 氏的出现晚于姓。 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都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氏可以看作是姓的分支,是每个分支区别于其它支族的称号。 只要分立家支,就要命氏。 《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 姓是不变的,氏是可以变的; 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 氏的复杂来源 诸侯 以封国为氏:郑捷(郑文公)、齐环(齐灵公) 卿大夫及其后裔 或以封邑为氏:屈完、知罂、解狐等; 或以居地为氏:北郭佐、百里术等; 或以官名为氏:卜偃、司马牛、乐正克等; 或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 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 庄辛(楚庄王之后)、 西乞氏(秦将百里术字西乞,其孙以字为氏)、 高氏(齐文公之子字子高,其孙以高为氏) 列国公族多以“孙”系氏,如鲁国的孟孙、叔孙、季孙氏等,有的因出于公室,就称公孙氏,有的出于王室,就称王孙氏。 男子以氏与名字联称 如孔子为孔氏,名丘,故称孔丘。 男子称氏以别贵贱: 如商鞅、公孙鞅、卫鞅 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如齐姜 、卫姜、卫庄姜 2、姓=氏 周代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姓氏。战国以后,人们普遍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从天子到庶人都可以有姓了。 后世的许多复姓,如长孙、宇文、慕容、独孤、拓拔、尉迟、呼延、哥舒等,不是汉族的姓。 二、姓氏的主要来源 1、最古老的姓:姜、姬、姚、姒、嬴等。 大禹姓姒,其子孙在今浙江绍兴传至144代。 2、国邑为姓:周分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 周、鲁、卫、晋、滕、虞等为姬姓国;齐、宋、陈、杞、焦等为异姓国。此外还有卿大夫的采邑赵、韩、魏、燕等等。 赵:祖造父,周穆王车夫,本姓嬴,封于赵(洪洞),其后裔为晋大夫。《赵氏孤儿》:晋灵公、赵朔、赵武、公孙杵臼、程婴救孤,赵襄子于前475年建赵,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3、官职为姓。 司马(军政和军赋)、司徒(丞相)、司空(工程)、司寇(司法和纠察)、史、理、钱、宗、帅。 司马:远祖颛顼之曾孙重、黎,周封其后于程(洛阳),以程为氏,周宣王时有程伯休父任司马,后人遂姓司马。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均为其后裔。 4、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 王子、王孙:周景王之子名朝,其孙以朝为氏,后写作晁。 公子、公孙:宋桓公,公子名夷字子鱼,公孙友,公孙友二子以鱼为氏。 此外还有牛、关、柯、丰、乐、仇、廖等。 5、以排行次第为氏。 孟(伯)氏、仲氏、叔氏、季氏。 孟氏,祖鲁桓公次子庆父,庶子中排第一。 6、以爵号、谥号为姓: 爵号以王、侯最突出;王有姬、子、姒等姓的后代演变而来。 文、宣、成、闵、简。如宋武公、宋穆公、齐桓公等。 7、以居住地为氏: 西门、东郭、南宫、东方、西闾;柳(柳下)、池(池边)、傅(傅岩)。 8、以职业或技能为氏: 屠、庖、陶、甄、卜、巫。在夏商周时期,“百工”属于低级贵族,不得封土,但可称氏,后人以其职业为氏。 9、以事为氏: 李氏:祖少昊之后皋陶,本姓嬴,尧舜时任理官,掌刑狱,后人以官为氏。商末理征得罪纣王被杀,其子避难山中,以木子为食,遂改姓李。 林氏:祖比干,其遗腹产于林中。周代追封赐姓林。 车姓:汉武帝丞相田千秋老迈,特许乘车入宫,人称“车丞相”,后人以此为氏。 10、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 避君讳 : 姬姓避唐玄宗李隆基之讳改为周姓; 淳于姓避唐宪宗李纯之讳改为于姓。 赐国姓: 唐徐世勣改李勣; 宋西夏李继迁赐姓赵; 明郑成功赐姓朱。 表彰: 马三保改郑和。 改贱姓: 隋杨玄感谋反被枭,后人赐姓枭; 武则天登位,赐中宗之后王皇后蟒姓。 11、少数民族称呼转化: 宇文、鲜于、尉迟、慕容、长孙、贺兰。 北魏孝文帝,拓跋氏改姓元,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