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文三篇.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寅恪先生文三首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祖陈宝箴,父陈三立,长兄陈师曾(衡恪)。 留学:1902-1905,日本;1910-1914,德国、瑞士、法国;1918-1921,哈佛;1921-1925德国(语言能力:英、日、德、法、蒙、藏、满、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 任教:1925-1937,清华国学研究院;1937-1945,云南-香港-桂林-成都;1946-1948,清华;1948年底-1952,岭南大学;192-1969,中山大学 失明:1946;膑足(右腿骨折):1962 著述:《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元白诗笺证稿》 《寒柳堂集》 《金明馆丛稿初编》 《金明馆丛稿二编》 《柳如是别传》 推荐阅读: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王观堂先生挽词序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静观,浙江海宁盐官人。 18岁甲午战争爆发,乃知世有“新学”。 22岁(1898)至上海任《时务报》书记 ,并开始学习日文。结识罗振玉。次年开始学习英文。1900-1901赴日学习。稍后开始钻研西洋哲学。 28岁(1904),写作一系列哲学论文及《红楼梦评论》。 30岁(1906),随罗振玉进京。 31岁,自言由哲学转向文学,并有志于戏曲之研究,这标志着他学术研究的一次转折。至34岁,陆续完成《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最后完成于1913年)。 35岁(1911),随罗振玉举家避居日本,侨居5年,从此,其治学转而专攻经史小学。 40岁(1916)返国居沪。 41岁,撰《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45岁(1921),5月,将数年间所写经史论文,删繁挹华,集成《观堂集林》二十卷。 47岁(1923),至京,受命任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 49岁(1925),清华委任吴宓筹办研究院,聘王国维为导师。移居清华园之西院。此后治学转入西北地理及元史。 51岁(1927),6月2日上午,到颐和园内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在其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有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藁葬于清华园茔地。” 死因诸说: 1、“殉清”说 2、为债所逼说 3、“惊惧”说 4、“谏阻”说 5、殉文化说 序曰: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应之曰:近人有东西文化之说,其区域分划之当否,固不必论,即所谓异同优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义焉。其义曰: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已之心安而义尽也。 “近人有东西文化之说”: 斯宾格勒(1880-1936)《西方的没落》(1918、1922);梁启超(1873-1929)《欧游心影录》(1920);梁漱溟(1893-1988)《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0、1921) 斯宾格勒(1880-1936) 梁漱溟先生(1893-1988)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我看到的是一群伟大的文化组成的戏剧,其中每一种文化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生土壤中勃兴起来,都在它的整个生活期中坚实地和那土生土壤联系着……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自我表现的新的可能,从发生到成熟,再到衰落,永不复返。 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Eidos者。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 《白虎通·三纲六纪》: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归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转相生也。夫妇法人,取象人合阴阳有施化端也。 五伦:《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常:仁、义、礼、智、信 荆门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天降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著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荀子·天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夫纲纪本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托,以为具体表现之用;其所依托者以表现者,实为有形之社会制度,而经济制度尤其最要者。故所依托者不变易,则依托者亦得因以保存。吾国古来亦尝有悖三纲违六纪无父无君之说,如释迦牟尼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