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讲练突破 专题6 第14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ppt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讲练突破 专题6 第14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讲练突破 专题6 第14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

* 知识 纵横排查 核心 考点突破 高 分 平 台 限时规范训练 * 第14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考纲热度]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5年19考)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Ⅱ(5年18考)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5年5考)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5年8考) 5.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Ⅱ(5年1考) 6.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Ⅰ(5年5考) 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Ⅰ(5年11考) [诊断知识盲点] 1.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中都有细菌。(√)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6.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7.碳在生物群落和外界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 8.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9.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10.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1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12.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13.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高效利用能量。(√) 14.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其自我调节能力呈正相关。(√) 15.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16.沼渣、沼液可肥田,使能量流向农作物,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17.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不同层次。(√) 18.输入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能是太阳能,也可能是现成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人工鱼塘。(√) 19.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直接价值。(×) 20.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高考领航] 1.(2016·高考全国丙卷)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解析:选C。根据文字信息写出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会导致黄雀减少、螳螂增加、蝉减少等系列变化,故A项错误;细菌一般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分解者从动植物遗体遗物中获得的能量大部分会通过分解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会再被生产者利用,故B项错误;鹰的迁入使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由4个营养级变为5个营养级,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故C项正确;鹰的迁入使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营养级增加,但食物链还是只有一条,所以能量流动的方向未改变,故D项错误。 2.(2016·高考全国乙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只能认识并利用其运行规律,不能改变它,故A项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多级利用,但不能反复利用,故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故C项正确;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避免过度消耗,破坏生态环境,故D项正确。 3.(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和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