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选修四《文治武功卓著的唐太宗》学案(含答案).doc

【北师大版】选修四《文治武功卓著的唐太宗》学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选修四《文治武功卓著的唐太宗》学案(含答案)

学案2 文治武功卓著的唐太宗 [课标要求]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一、征战四方与继承皇位 1.年轻将领 (1)李世民自幼“尚威武”,“好弓矢”;开朗豪放,善交良友;酷爱并擅长书法,喜欢吟诗作文。 (2)在隋末社会矛盾激化的形势下,受李渊之托在河东组织反隋力量。 (3)李渊起兵太原后,李世民屡立功勋,被任命为右领军都督,正式开始了征战四方的戎马生涯。 (4)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此后五年间挂帅征战四方,为唐朝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2.玄武门之变 (1)起因:随着唐初统一战争节节胜利,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李建成对军功不断扩大的李世民产生猜忌。 (2)概况:①李建成与李元吉联合谋杀李世民;李世民与属下商议决定先发制人。 ②李世民密奏太子、齐王想加害自己,高祖决定次日早朝时查问。 ③秦王在玄武门埋下伏兵,袭杀太子和齐王。 (3)结果:唐高祖退位,李世民继承皇位。 二、贞观之治盛世景象的出现 1.主要原因 (1)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避免重蹈隋朝的覆辙。 (2)确立“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和“与民休息”“静以抚之”的施政方略。 (3)大力推行屯田,奖励垦荒。经常派大臣巡视各地,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4)力倡节俭,以减轻百姓负担。 2.概况:出马牛布野、“天下大治而风俗移”、外户不闭的繁荣安定景象。 [深化理解] “贞观之治”调整了统治政策,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 [概念辨析]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当时年号为“贞观”(626~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精讲]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表现 (1)原因: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延揽人才,因而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 (2)表现:①选贤任能,革新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唐律》等。②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密切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⑤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加强与亚洲、非洲地区的友好往来。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贞观之治”的原因 材料 李世民是一位智勇兼备的统帅,是一位兼听纳谏的开明君主,研究李世民,与魏徵就有了不得不说的故事。 思考 (1)“智勇兼备的统帅”、“兼听纳谏的君主”主要指李世民的什么成就? (2)唐太宗与魏徵的故事成为后世历代明君的典范,李世民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 (1)统帅:起兵反隋,统一全国;击破东西突厥;统一西域等。 明君:求贤若渴;求谏纳谏,从谏如流。 (2)原因:吸取隋朝暴政、拒谏灭亡的教训。 影响:减少了决策失误,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探究点2 “贞观之治”的表现 材料一 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五 材料二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唐]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三  思考 (1)说一说从上述材料中可得到哪些与唐太宗相关的历史信息? (2)结合三则材料的共性命置一个恰当的主题名称。 答案 (1)信息:浅层信息:这三则材料分别介绍了唐太宗的施政用人原则、贞观时期农村民风的淳朴及物产的丰富状况、文成公主和亲西藏的史实。 深层信息:三则材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李世民作为一位开创了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一代明君的贡献,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产。 (2)主题名称《贞观盛世局面》或《贞观年间的大唐气象》等。 三、唐太宗的开明统治 1.广求贤才,知人善任。 (1)广开才路,广求贤才;广兴学校,发展科举,增加考试科目。 (2)求才不拘一格,“有才辄举”。 (3)用人不求全责备,“舍短取长”,使“人尽其才”。 (4)强调用人要明辨正邪善恶;注意官吏的实际表现。 2.求谏纳谏,从谏如流 (1)令百官上书言事。百官奏疏纷呈,唐太宗一一披阅。要求臣僚“极言规谏”“不利于人”的事。采取奖赏的办法,鼓励臣下直谏。 (2)在唐太宗的积极倡导下,谏诤之风盛极一时,谏诤之风的兴起,使唐太宗能集思广益,避免或消除决策的失误。 3.进步的民族观 (1)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华夷“爱之如一”,“绥之以德”。 (2)与突厥的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