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策观】深度分析:都昌珍珠还有没有机会做大做强?(一).docx

【善策观】深度分析:都昌珍珠还有没有机会做大做强?(一).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善策观】深度分析:都昌珍珠还有没有机会做大做强?(一)

[善策观]深度分析:都昌珍珠还有没有机会做大做强?(一)导读本文为万字深度解析商业文章,也是一篇深度传统产业转型方法论,信息量较大,故分为四篇内容连载,欢迎关注!一、都昌珍珠产业低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二、都昌珍珠发展的瓶颈为什么是这个原因?三、都昌珍珠做大做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四、都昌珍珠怎样做才能做大做强?珍珠,温润光泽,浑然天成,被人们美誉为“天使之泪”,自古就是温婉如玉美丽女子的象征,深受女性青睐。但是,在今天的中国,淡水珍珠市场已然进入一片红海。产业高度集群化,市场高度集中。2015年底,国家建设部与旅游局联合授予因珍珠而闻名的诸暨山下湖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其时山下湖珍珠产业园业已上升为浙江珍珠产业园的高度。山下湖镇2015年珍珠销售额过百亿元,珍珠养殖面积近40万亩,年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5%,全国总产量的80%;现有养殖户4000多户,从业人员近2万人;共有珍珠加工企业3628家,加工产值达41.37亿元,其中销售额超过亿元的珍珠龙头企业8家,销售额超5000万以上的珍珠企业20家,上市公司2家。其中有4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浙江省著名商标。偏居一隅的都昌县,位于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之滨。早在2010年就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淡水珍珠之乡”荣誉称号。然而荣誉的背后,是一串并不太起眼的数据,养殖面积4万亩左右,年产值和贝壳产业一起达8亿元,很多原来从事珍珠产业人群现在转向做贝壳加工,珍珠产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养殖面积相比高峰期也大大缩水。迄今为止,没有出现一个江西省著名商标,更无需说中国驰名商标。然而,不可否定的是,历史上都昌珍珠曾经红火过很长一段时间,发展到周溪镇几乎家家户户养珍珠,可与山下湖媲美。如今,连名不见经传的万年珍珠都成为后起之秀,从产销量上已初步超越都昌,并且得以高度重视,一跃成为江西珍珠的代言人。不可置疑的是,珍珠整体市场在快速增长。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都昌珍珠裹足不前的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都昌珍珠黯淡无光的呢?都昌珍珠在当今的市场格局下,还有机会做大做强吗?还有光泽重现的那一天吗?本文企图从一个品牌营销人的角度,做一个基本的分析和判断,由于资料所限,很多数据可能并不准确,如有不妥之处,还请不吝批评指正。如果你觉得对你或者你的朋友有价值,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获得价值,独享不如众享。从九江市出发,沿杭瑞高速东南方向行驶约四十分钟的车程,到达都昌蔡岭镇收费站,再沿都蔡公路行驶半小时省道,即可到达百里开外的都昌县城。都昌县城位于鄱阳湖畔,因为交通位置的偏僻,是名副其实的欠发达地区。但正因为欠发达,这里即便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也依然保持着较好的青山绿水自然风貌,自然生态环境极富优势。这里也曾经有过发达的手工加工业,如大沙镇的编织坐垫,以及流向全国各地的和合乡“牙科医生”。只是后来各种原因,很多小加工业逐步消失殆尽,只有“牙科医生”游兵散勇式地散落在全国各地,旺盛地生根发芽。从都昌县城出发,沿着县道一直往东南方向行驶35公里,就到了号称“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的周溪镇,这里是曾经的枭阳县城遗址。周溪镇位于鄱阳湖之滨,靠水吃水,很多人以水面养殖为生。进入周溪镇,公路边零星地散落着小型珍珠或贝壳加工厂,珍珠产值占据周溪镇整个国民经济产值的50%以上。在周溪镇以南的5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叫虬门,这个村庄几乎家家户户以珠贝加工为生。周溪镇珍珠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样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周溪镇就以纽扣加工以及后来的珍珠核加工为主要经济来源。那时的人们一心只想着脱贫致富,压根没有考虑过这个可以打造成一个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周溪镇就已经是一个富甲一方的经济重镇。其他地方的人们还在为吃穿犯愁的时期,那里经常能见到有人脖子上挂着粗大的黄金项链,连自行车都没有普及的年代,他们早有人脚踩摩托车风驰电掣地在公路上来来往往,可见珍珠产业已经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红利,令人羡慕不已。那时,远在500公里之外的诸暨山下湖珍珠产业也仅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周溪的珍珠集群完全可以跟山下湖媲美。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乃至本世纪初期几年,周溪镇的珍珠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发展到几乎家家户户从事珍珠产业,那时,很多周溪人到江西各地去承包水面养殖珍珠。可惜,在2005年前后,周溪珍珠产业逐步萎缩,陆续改做贝壳加工或工艺品加工。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周溪珍珠产业的变迁轨迹:贝壳纽扣→珠核加工→珍珠养殖→贝壳加工。不难看出四个阶段均是产业链上最上游,而且是以低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初级加工产业集群,盈利能力薄弱。这样的加工产业必然要以产量为基础,这无形中使之整个行业非常脆弱,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粗加工,到精加工再到成品营销,整个产业链上,周溪镇无论何时都是处于最前端,溢价能力薄弱,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