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9-2-29.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化学9-2-29

第29讲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第2讲 第四节 沉淀的形成 在重量分析中所希望获得的是粗大的晶形沉淀。而生成的沉淀是什么类型主要决定于沉淀物质的本性,但与沉淀进行的条件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了解沉淀形成的过程和沉淀条件对颗粒大小的影响,以便控制适宜的条件得到符合重量分析要求的沉淀。 一、? 沉淀的类型 根据其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即晶形沉淀、凝乳状沉淀和无定形沉淀。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颗粒的大小。 第29讲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第2讲 直径0.1-1μm的颗粒为晶形沉淀。沉淀内部,离子按晶体结构有规则的排列,结构紧密,容易沉降于容器底部。 直径在0.02μm以下的则为无定形沉淀。沉淀内部离子排列杂乱无章,结构疏松,难以沉降。 直径0.02-0.1μm的为凝乳状沉淀。 第29讲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第2讲 二、? 晶核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沉淀类型的因素 沉淀的形成过程,包括晶核的生成和沉淀颗粒的生长两个过程,现分别讨论于下: (一)晶核的生成过程 对于晶核的形成机理,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一般认为,溶质的分子在溶液中可以互相聚集而形成分子群。如果溶质是以水合离子状态存在的,则由于静电引力作用在脱水之后互相缔合为离子对,并进一步形成离子聚集体。同时分子群或离子聚集体又可以分解成分子或离子状态。这种聚集和分解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之中。当溶液处于过饱和时,则聚集的倾向大于分解的倾向,聚集体逐步长大,形成晶核。 第29讲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第2讲 当离子聚集达到一定的大小时,便形成晶核,晶核中粒子数目的多少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例如BaSO4的晶核由7-8个构晶离子组成,CaF2的晶核由9个构晶离子组成,Ag2CrO4和AgC1的晶核由6个构晶离子组成。 按上述情况形成的晶核,称为均相成核作用。如果溶液中存在有外来悬浮颗粒,则能促进晶核的生成、此种现象称为异相成核作用。一般情况下,使用的玻璃容器壁上总附有一些很小的固体微粒,所用的溶剂和试剂中难免含有一些微溶性物质颗粒,因此,异相成核作用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 (二)沉淀颗粒的成长过程 晶核形成之后,溶液中的构晶离子仍在向晶核表面扩散,并且进入晶格,逐渐形成晶体(即沉淀微粒)。 第29讲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第2讲 三、沉淀条件对沉淀类型的影响 早在20世纪初期,冯·韦曼(van Weimarn)曾以BaSO4沉淀为对象,对沉淀颗粒大小与溶液浓度的关系作过研究。结果发现,沉淀颗粒的大小与形成沉淀的初速度(即开始形成沉淀的进度)有关,而初速度又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成正比。 形成沉淀的初速率V=K(Q-S)/S 式中Q为溶液中混合反应物瞬时产生的物质总浓度,S为沉淀的溶解度,Q-S为沉淀开始时的过饱和程度,此数值越大,生成晶核的数目就越多。K为常数,它与沉淀的性质、介质、温度等因素有关。 第29讲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第2讲 沉淀的形状,还可以根据哈伯(Haber)的聚集速度与定向速度之间的相对大小来解释。在沉淀形成的过程中,离子之间由于互相碰撞聚集成微小的晶核,晶核再逐渐长大成为沉淀的微粒,这些沉淀微粒可以聚集为更大的聚集体。这种聚集过程进行的快慢,称为聚集速度。在发生聚集过程的同种构晶离子按一定的晶格排列而形成晶体。这种定向排列进行占优势,如果聚集速度大于定向速度,离子很快聚集而成沉淀微粒,却来不及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于晶格内,这时得到的是无定形沉淀。反之,如果定向速度大于聚集速度,即离子缓慢地聚集成沉淀微粒时,仍有足够的时间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于晶格内,可以得到晶形沉淀。 第29讲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第2讲 影响沉淀聚集速度的另一个因素为沉淀物质的浓度,如不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