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里古镇规划文本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里古镇规划文本说明书要点

前 言 198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提出:历史文化名城(镇)应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在1986年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审批中,又对历史文化名城规定了核定原则:目前是否还保存有较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和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按照以上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和核定原则,审视分析上里古镇今天的现状,我们有理由确定:上里古镇自1992年被确立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虽也历经城镇建设发展的强烈影响,但从系统保护、特色保护、物质形态的保护与非物质形态的保护并重的角度来看,他仍不失为一个具有很高品质的历史文化名镇。 80年代以来,我国已批准公布了100多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众多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自1982年以来被确定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7个,而上里为4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总体来看,无论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四川省内,象丽江、平遥古城那样,整体保护下来的历史文化风貌的名城(镇)已经屈指可数,而上里古镇可算其一。究其原因大概有两条:一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里镇已编制了对保护其风貌起到基本作用的规划,其二上里古镇较为偏远,他坐落在雅安、芦山、名山和邛崃四县市交界处,而这一地区至今仍保持着农耕社会典型的生产、社会、文化形态。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上里古镇现阶段正处于建房需求较大的一个阶段,农民的建房积极性很高,在古镇和他的外围已出现了较多的新建筑,风格和形态完全与传统民居建筑相左,形势可谓岌岌可危。这一现象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严重关注,并做出了许多努力和有益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是将2005年8月23、24日的第三届省旅游发展大会将在雅安召开,而上里古镇又是此次活动的分会址,其目的,主要是想通过此次会议,促进上里古镇的风貌保护和经济发展。 在省领导的整体指导和受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政府的委托,我院承担了此次规划设计,主要是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着重对古镇的总体风貌进行保护和整治规划。同时,对建的建筑及场地环境进行方案设计,并且对现有保留的建筑提出具体保护、修缮、改造的实施措施。 本项目的特殊性之一为规划的近期建设内容必须在旅发大会之前建成。分解后的项目由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委托方要求我项目组在此过程中进行规划设计现场指导,项目组进行了约100多人次的现场技术服务,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规划设计的内容要求。 项目组2004年初进场,经过反复踏勘、座谈,规划方案向区、市、省主管领导和专家征求了意见并通过了评审。 说 明 书 1. 规划背景 1.1 历史沿革 上里镇汉以前为青衣羌人领地,汉至隋归严道县管辖,隋末唐初曾一度属临邛郡,尔后归雅州府。古时的西蜀称“西南夷”,为开发这片宝地,从先秦到明清间,曾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如秦灭赵国后,迁赵国臣民来西南夷,汉代迁楚国臣民来青衣,明末清初又一次次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上里早期为多民族的聚居之地,民族中主要以本地土著的巴蜀民族—青衣羌人为主。由于南方丝绸之路的不断繁华,常有外地民族来此定居。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境外文化,同当地文化融合成了统一的汉文化,给后人留下遍及全镇的文物古迹,使观者目不暇接。如“九世同居”石牌坊。 明末清初从中原晋南花池子入川的韩氏人家,选中上里这块地方建业经商,曾在自贡经营盐井,做过盐务官员,后成为巨富,韩家从清代至民国初先后办过三个川剧科班,对地方戏曲作出了一定贡献。 古镇名称的更迭,根据境内尚存文物记述,古镇初名“罗城”,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境外民族的关卡,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经临邛进入雅安的驿站之一,从这里到邛崃(临邛城)至芦山(姜城)和雅安(雅州城),各为一日路程。到明末清初,由于古镇人口不断增加和商贾的繁荣,这个地方便以镇上五大姓氏更名为“五家口子”,至今还流传着这五大家族的趣闻和称谓。如:杨家顶子(官运亨通)、韩家银子(钱财丰厚)、陈家谷子(地方世家)、许家女子(世出美人)、张家锭子(地方一霸)。 古镇上里地处深山,从一个驿站发展成为一座商贾繁荣的城镇,主要是它处在蜀中重要的交通要道(临邛古道),当年从成都过邛崃到到雅安可至青衣羌国(今芦山县),从雅安南行经石棉可到南诏国(今西昌地区)。所以古道上茶帮、烟帮、盐帮商旅络绎不绝,镇上应运而生的旅馆、茶馆、烟馆、酒馆、赌馆、妓馆林立,构成一幅车水马龙、繁荣昌盛的景象。随着川藏、川滇公路的修建,古镇渐渐失去昔日的光采。 上里镇东南临水,北依磨子岗,面对十八座馒头似的小山丘,俗称“十八罗汉拜观音“。镇北良田平畴、阡陌纵横,山边绿树修竹,四周幽雅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