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备考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备考策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备考策   【关键词】 高考;诗歌;鉴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127―01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学习诗歌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涵养。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答好诗歌鉴赏题呢?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备考策略 一、吃透《考纲》,理清常见题材,归纳思想感情 《考纲》规定: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选材方面:一是篇幅短小。二是语言内容浅显。吃透这几点,便能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缩小复习范围。因此我们就选择唐诗中的律诗和绝句,以及内容浅易、篇幅短小的宋词元曲。另外,还可以选择咏物诗、咏史诗、思乡诗、送别诗、边塞诗、田园诗、爱国诗,这些诗歌的主要??作手法普遍为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抒怀,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对比衬托,直抒胸臆,用典等,答题时只要仔细读诗,抓住关键字词就能确定诗歌类别,只要理清诗歌题材类型,记住每一类诗歌的思想感情,在答卷时就很容易得分了 二、调动诗歌知识储备 1. 文学知识储备。如果要鉴赏的诗歌的作者是熟悉的诗人,我们就要充分调动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陆游为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大都表达的是他立志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以及他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因此要欣赏陆游的诗作,我们可以从其生平和诗风推测其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2. 史学知识储备。历史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同一时代的诗人会有某种共同性,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诗人又有着某些不同之处。从文学的角度积累史学知识,联系史学知识鉴赏古代诗歌,既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助于准确欣赏诗歌 3. 诗歌知识储备。诗歌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是诗歌的意象、典故、抒情、主人公形象等,这一点在以诗读诗法中已有所涉及。知识储备可以利用的内容很多,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到勤于归纳、勤于总结、勤于积累记忆。陆游有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无论学诗还是赏诗功夫都在诗外、在平时 三、搜集整理掌握意象语言及寓意 柳、杨柳、折柳――离别惜远;芳草――离恨;芭蕉、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竹、松、柏――坚韧、孤自;杜鹃――哀怨、悲苦、乡愁;猿啼――哀伤;乌鸦――衰败荒凉;蟋蟀――怀念征人;大雁、青鸟――传书信使、离人思绪;喜鹊――喜讯;自云、明月――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南浦、长亭、灞陵――送别之地;羌笛、胡茄――凄切;哀鸿――哀伤悲痛、流离失所的人;吴勾――宝剑、利剑;红豆――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柳营――军营;采薇――隐居生活;红叶――传情之物;琴瑟――夫妇感情和谐、兄弟朋友情谊;昆山玉――杰出的人才。如果诗中出现了这些意象语言,一一对应,不难理解诗歌的形象及思想内容 四、借诗读诗法 1. 看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诗歌的内容。读懂题目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题材,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留心诗歌的标题,要学会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要学会把握题目与诗歌内容间的关系 2. 看作者。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熟悉诗人的陌生诗歌,这种情况下,要充分调动与诗人有关的知识储备,联系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诗人作品中一般表达的主旨、情感,用诗作的一般风格去欣赏诗歌,同样会有省时省力的功效。所以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与梳理一些作者的风格 3. 看内容。诗歌内容主要指诗歌中选择的意象,描绘的场景,主人公的形象等。例如,南宋张辑的《月上瓜洲》: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新秋”和“塞草连天”表明诗歌描绘的是秋景,古人写秋一般都是“悲”的笔调,这一内容提示对我们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很有帮助 总之,诗歌所含信息会给鉴赏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学会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就能准确地把握诗歌内涵,有效地完成鉴赏题目。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吃透《考纲》,调动学生的诗歌储备,引导学生掌握答题的步骤和技巧,注重审题,注意答题的规范性,避免错字病句等,学生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才能拿到高分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考诗歌鉴赏答题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GS[2014]GHB1123) 编辑:马德佳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